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领导力与部属培养艺术

经营管理 26
张科平

张科平 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邀请老师: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企业发展之关键--赢在中层》、《卓越的领导艺术与领导力》、《领导激励与协调技巧》、《高效有效沟通》、《卓越员工的十二项修炼》、《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提升您的执行力》、《谈判技巧》、《时间管理》、《企业创新与管理变革》、《哈佛观人学》、《高级管理学》、《价值领导》、《企业文化》、《跨部门沟通与团队协作》、《危机处理与媒体应对》、《现代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策划与决策》、《营销战略》、《销售技巧》、《市场研究》、《市场 进入技巧》、《商务谈判技巧》、《企业战略管理及当前经济形势分

培训目的

领导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领导科学则是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科学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形成关于领导活动的科学理论。领导科学研究的应当是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根据当前我国各级各类领导活动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领导定义为:领导是由特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领导者影响、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在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实现双方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的社会活动过程。按照这个定义,我们把领导看作是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相互之间的作用过程。应该说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为了深入把握领导的本质,研究和探索领导规律,我们对领导活动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作以下分析:

领导者。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过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领导者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统一,是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必要条件。

被领导者。被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人员。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的基本要素。被领导者对其所在组织或团体的关心程度,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等条件,以及对本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对于提高领导活动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被领导者的认同、支持和参与,领导者就无法实施领导活动。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所面临的周围境况,是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领导环境可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两种:微观环境是指领导者所处的具体工作环境,诸如群体组织、人际关系、物质条件、人员素质等;宏观环境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自然状况、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思想、道德、制度、传统、习俗、地质地理、天文气象等。领导环境具有自身的特点。总之,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是领导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领导活动实际上就是这三个要素交互作用、动态平衡的过程。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的这一句话,恐怕已是无数次被引用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成也干部,败也干部,盛也干部,衰也干部。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把制度与干部谁更重要这样的鸡与蛋问题争论不休,但干部执政能力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员掌握领导科学的有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和熟悉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以及培养下属能力。

  领导科学课程的益处(benefit):

发掘领导特质,培养领导态度,更好的建立领导者的自信和态度

了解沟通的基础与动力,更有效的沟通,

奠定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更了解下属,赢得信任

能认可,激励下属,提高积极性

培养正确赞赏与感谢的方法,降低人员流失

激发潜力,建立强大团队,提高团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培训方式:讲师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个别咨询等互动式培训方式。

 培训大纲内容:

 第一篇 领导科学的内容与作用

 ▪  什么是领导科学?

领导的含义

领导职能、领导职能的五方面含义

领导职能和其他职能的区别

领导效能的支柱

领导艺术与权术的区别

领导人和管理者的差异

领导和经理的不同

  现代领导观

制度权的来源

领导者权力的构成特点

    领导者的权力类型

用(制度)权的原则

公共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个领导者服众的方式

    领导者素质结构

领导者的五“E”

 第二篇 对“领导”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

经 济 人 假 设 ( 20 世 纪初 期 )

社 会 人 假 设 (20世30-40年代)

自我实现人假设 ( 20 世纪 50年代 )

复 杂 人 假 设  (20世纪60-70年代)

自由发展人(企业文化)(20世纪80年之后)

▪  对“领导”研究的三个阶段

1、领导特质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 )

领导者的特质的内容 斯托格第观点

2、领导行为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 )

基于权利运用的领导风格学说:

     -  勒    温 (心理学家 ) (K·▪ewin)

     -  利 克 特(米歇根大学)(R·▪ikert)

领导者的特质的内容 斯托格第观点:

     -  双 中 心 论(俄亥俄大学)

     -  管理方格论(布莱克、穆顿)

3、权变领导理论( 20世纪70年以后 )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模型(坦南鲍姆、施密特)

最难共事者模型 — ▪PC (菲 德 勒)

领导方法寿命周期理论  ( 科   曼 )

不成熟 - 成熟连续流理论(阿吉里斯)

途 径 - 目标理论  (罗伯特•豪斯)

▪  领导的新观点

事务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原  则  领  导

领导的归因理论    

领袖魅力的领导理论    

领 导 类 型 分 析

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发展

第三篇 提升下属领导能力的实践与运用

什么是管理?企业经营的本质?

员工工作为什么做不好?!

情景一(老板与下属)情景二(管理者与下属)情景三(家长与孩子)

哲人的一些观点: 培养下属是管理者的责任   如何理解“培与养 ”

内容提要

一、为何要培养下属

(一)培养下属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训下属

(三)成年人特点

(四)培养下属的障碍

(五)部下培养的几个方向

二、天生本我特质

(一)天生的本我的五种类型:

1、支配型2、表达型 3、耐心型 4、精确型  5、整合型

三、企业员工角色分析

(一)员工的几种角色

1、实干者2、协调者3、信息者4、监督者5、凝聚者6、完美者7、推进者8、创新者 

四、培养下属的方法与内容

(一)培养下属的方法

1、在职培训和集中培训   2、自我开发   3、角色扮演、岗位轮换、多技能训练

(二)下属培养的能力

1、培训员工应注意的问题 (1)部门经理衡量下属发展的两把尺子

2、培养下属意愿  (1)掌握下属的工作意愿(2)熟知员工发展的四个阶段(3)四种人的转换与处理

3、培养下能力

4、在指导中要多给予鼓励  鼓励能巩固业绩

(三)四步骤指导工作法

1,第一阶段,做好指导准备2,第二,正确示范说明 3,第三,让下属实际做4,第四,指导之后认真观察。工作教导的四个步骤

(四)部下教导的时机与方式

(五)成功经理人必须清楚的四个事实

情景四(培养下属)

 案例讨论和课后练习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