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万明:鉴古察今的 《资治通鉴》
以史资政第一书《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皇帝因此书“博而得其要
以史资政第一书《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皇帝因此书“博而得其要
华为走到今天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长期坚持开放创新。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长期坚持技术创新,使得华为有了超强的可持续的技术。第二,构
我是原子核物理学教授,曾任职中国科技大学,其间做了七年的研究生院副院长。退休之后,华为派人去聘请我,2005年3月,我有幸加入了华为。
司马迁记载了老子一生中的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孔子问礼”。孔子当年找老子问礼,在当年只是一个私人求学的举动。但今天看来,却是中国文化
企业文化也可被称作企业哲学,它是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员工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内是指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指企业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什么有的企业越发展越好,有的企业会轰然倒下,根本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别。
产品思维,是腾讯的血液,人力资源工作如此,文化工作亦如此。腾讯文化落地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就是用户导向,加强参与感。比如核心价值观的几个神兽的选择,就是员工讨论的结果,如海燕的选择,明显可见高尔基中对海燕的描述对这些年轻人的影响。
回到学习上,我们看一本书,听一场讲座,参加一次培训,是什么让我们愿意投入其中?当然是“动机”。Andre Giordan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提到,动机=需求x价值,“一种新的内在状态是学习的发动机,必须建立这种发动机”,“动机是推动个体去学习的内在机制的总和”。
与高手之间的交流是学习的最好方式!这是我的一句座右铭。当然我不是高手,也从不自称高手,但我敬重高手。不久前一位对企业文化颇有研究
我考研究生时,英语试卷中有篇文章提到,小企业的成长靠管理者的行为影响和言传身教,大企业则靠文化和制度影响人。这句话说得很对。企业要
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一主张非常质朴,毋庸置疑。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仍有许多企业大学或培训部门“迷失”在各种琐碎的培训事务中,或者无从下手。上述三项战略的“落地”,将使企业大学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这是企业大学的使命与根本,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