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高竞: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站在老板角度思考问题

人才策略 18
高竞

高竞 阿里老兵,M4总监;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创始人,原阿里小贷公司董事;天猫市场部总监


邀请老师: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战略布局与战略生成》 《数字商业时代的组织变革与战略布局》 《阿里数字化之路和银行业的变局》 《解密阿里巴巴组织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战略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化转型—新商业时代的风陵渡口》《复盘≈复利增长 企业经营利器》

01、中国的企业老板很辛苦

20年下半年,偶然进入企业培训这个行业。距今大小也培训了近百期的课程,培训的公司从互联网高科技到传统实业、制造业、零售批发和餐饮业,与众多企业家有了很多比较深入的沟通,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中国,企业老板真的很辛苦。

首先我们得庆幸,扛过了20年的疫情,据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1-7月,共有231万家企业注销倒闭,其中3-10年企业倒闭数量占比50%。惨烈不必过多形容,企业能顽强的活着已实属不易。但疫情只是一个考验,疫情过后,内卷愈发严重,挑战也愈发严峻。

02、来自市场的压力

01 巨头虎视眈眈

美团、拼多多、抖音、华为、小米、阿里、腾讯,以前对他们是敬仰与羡慕,现在多了一丝不安与威胁。他们有的是人才、资本与流量,跨界越来越频繁,竞争越来越不讲武德。从造车到本地生活到社区团购等等,但凡项目未来有利润能吹泡泡,就敢于砸钱进去搅乱市场。我们公司的行业他们会不会进来?

他们会不会跟我们打补贴战?

逼我们二选一怎么办?

以前老板更多关心的是现有竞品怎么整,现在真的不得不考虑这些巨头怎么突然袭击。

比如:

我有一个客户是做团膳业务的,年销售额大概五六亿人民币,他们正在整合自己的供应链,提供小B端的生鲜采购服务,但这个行业里已经有美菜、多多买菜等巨头进入,巨头都在烧钱猛砸市场,打不打?怎么打?

我有一个客户是目前公司是华东某省会龙头地位的做儿童教育的线下机构老板,他就在焦虑正面临在线教育各家公司不计成本的揽客户的竞争,同时被竞品公司肆意抄袭不甚其扰,他该怎么破局?

我有一个做特殊水果食品的公司的客户,只做电商,借助早期市场的蓝海进入了这个领域并站稳了脚跟,目前已经做到亿级的销售额了,眼见着今年能破10个亿,老板很年轻也很焦虑,流量越来越贵,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要是巨头发现了该怎么办?电商平台不给我流量支持该怎么办?要不要开线下店?

02 新增长、新赛道在哪里?

现有业务基本上已经到了增长乏力的阶段了,以后该怎么突破?

企业老板大多是70后80后,他们焦虑,已经看不懂90后甚至00后的消费观了。

不知道为什么茶颜悦色就是受年轻人喜欢,一杯奶茶至于排长队消费么?

耐克的鞋子、李宁的鞋子有什么好炒的?

为什么国潮的衣服就是受年轻人追捧,不就是印了中国字么?什么叫国潮?

房地产行业正在被国家强力打压,做工程的公司未来何去何从,我们的挖掘机总不能去跑滴滴吧?

电商卖货能做几亿已经很辛苦了,未来增长点在哪里?小作坊真的是把价格压得极低,基本没有利润?要不要自己做品牌?可到底怎么做?

同行已经开始搞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营销,可到底我该怎么做呢?

国企也焦虑啊。

03、组织管理越来越心累

01 团队效率低下

不能说管理层不作为,他们也很辛苦。可是吩咐的事情总是做得进度缓慢,什么事情都需要老板拍板,但有时候老板真的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总感觉管理层在甩锅,出了事反正是老板决策与他无关似的。

02 员工惹不起

打不得又骂不得,现在00后都开始进入工作岗位了,犯错误了稍微说两句就离职,老板不乖、心情不好也能离职,真是惹不起。

优秀的

985、211
的人才,都倾向去政企事业单位、名牌大公司。人才储备一直是个让人隐隐作痛的问题。

外面的竞品又虎视眈眈到处挖人,就怕哪个主管要离职,一整个团队跟着走。

管理层人心不齐,大家都在各自算着小九九,没人愿意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事情。

老板真的很辛苦,有些文化水平还不高,人非圣人,请理解他会犯一些错误。

04、我其实是在教你做官

作为一个员工和管理者,如果你看到这,上面这个小标题已经表明我的意思了。职场的发展按照阿里的体系有两种,一种是技术线P、一种是管理线M。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想要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除了本身技术要过硬以外,管理能力与破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视角很重要,当你把自己的身份站在创始人/老板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很多时候你就会对整个行业、整个团队有不一样的理解,那更容易与老板达成一致,替他解忧,创造价值。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