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的迅速发展,物料质量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在不同的企业中都有应用,这一角色越来越多地由专门化的职能人员来承担,目前企业在这一职能的需求和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但是对于这一职能,往往是只有要求,没有规范,同时企业在完善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相关职能归属仍在不确定中,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在SQE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分工,比如,VQE和JQE,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相应地向更广泛的层面发展,而其他的企业,则没有成型的系统,供应商的质量管理,靠有关人员的自主行为以及和采购人员、产品品质人员的共同协调。
事实上,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知识不但包含质量管理自身的技术,还有供应链管理的知识,项目管理的知识。在质量体系方面,因为要转化为实际的审核过程,SQE 需要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底,同时,SQE 要有丰富的过程分析和过程控制经验,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执行力,这些是由越来越短的交货周期,越来越短的产品开发周期来决定的。SQE在外出处理供应商品质问题时,往往其角色是一人代表公司,处理问题要同时兼顾自己公司的产品,
供应商的零部件以及最终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此时他不仅是一个工程师,而且是一个面对复杂状况的中层管理人员,他必须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在供应商那里带领外部团队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进行协调,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即供应商关系管理。
通过此课程学习:
« 案例分析和现场研讨等方式,加强学员对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体系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结合企业现
状的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技巧与方法运用。40%的理论和讲解, 60%的实务技术与操作,这样的时间比例,确保了讲师能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与自身累计 13 年的成功工作经验,帮助学员在拓展思路的同时,掌握各种方法。
« 课程结束,学员还将获得讲师多年来积累的实用表格,真正做到所学即得,所得即用。源于实践,用于实
践,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使本课程在国内本领域无人可比。
« 除了讲解课程内容外,讲师还将以他深厚的技术背景与广泛的社会关系,帮助学员解决个别难题。
培训收益
« 学会掌握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系统方法;
« 掌握供应商质量管理要素及其管理要求;
« 学习掌握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设计与优化方法
« 了解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绩效改进思路
课程特色
内容价值定位――课程内容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系统设计思想,结合国内外企业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案例。
实操性和互动性――培训过程中,通过对讲述企业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系统设计方法和演练、案例研讨等方式,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转化能力,并及时向学员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估流程操作模板。
讲师的专业性――供应链、计划、采购、物流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有资深的供应链、计划、采购业务管理实践经历,以及丰富的咨询、培训经验。
参加对象
运营/供应链副总、采购总监;销售、计划/PMC、采购、物流、制造、研发、质量等部门经理;采购/计划/质量/工艺/财务工程师
课程介绍
一、 什么是供应商质量管理——从概念到实践
▪ “供应商”质量管理现状实例
▪ 从供应链视角看供应商质量管理内涵
▪ 有效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途径
二、 战略采购实务——从战略的视角进行系统分析
▪ 战略采购策略和原则
▪ 自制分包策略的选择
▪ 供应商管理策略的选择
▪ 供应商质量管理策略的选择
三、 标准化系统的重新审视——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 供应商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 供应商质量管理各要素要求概要
▪ IQC检验流程的标准化
▪ 供应商评价标准的标准化
▪ IQC人员技能的标准化
▪ 质量计量系统的标准化
四、 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局部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 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设计的价值
▪ 建立供应商认证评估系统
▪ 供应商的事前质量管理流程
› 研发物料选型与认证
› 供应商样品试用
›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供应商质量认证评估协议
▪ 供应商的过程质量管理流程
› 供应商过程质量绩效监控
› 供应商过程质量现场监控
› 供应商来料检验
› 供应商来料质量问题处理
› 供应商来料质量改进
› 工艺变更控制与管理
› 风险采购机制
▪ 供应商的结果质量管理流程
› 供应商质量绩效考核
› 供应商质量改进
› 供应商的免检操作
› 建立有效的供应商后续动态管理系统
五、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组织保障——组织和职位的设计
▪ 职能型组织和流程型组织
▪ 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流程型组织
▪ 基于流程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职位设计
▪ 供应商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描述
▪ 供应商质量管理职位职责描述
六、 有效优化供应商综合成本——挖掘隐含的“成本黑洞”
▪ 供应商综合成本的构成
▪ 供应商隐含成本分析
▪ 建立供应商质量成本模型
▪ 对供应商总成本的优化
七、 与供应商协同改进绩效——建立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同盟
▪ 与核心供应商协同改进的意义
▪ 如何用精益六西格玛协同改进供应商质量
▪ 推广与分享协同改进的最佳实践
八、 零缺陷质量文化的竞争力——建立持续共赢的竞争力
▪ 为什么要与供应商共同建立零缺陷质量文化?
▪ 零缺陷质量文化的内涵与实践
▪ 如何建立持续共赢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