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两位钓鱼爱好者来到同一个湖面钓鱼。谁的鱼获会更大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是:排除一些不可知的运气因素之外,钓鱼水平较高的那位能钓到更多鱼。
钓鱼者就好比是企业,湖面就是市场,鱼就是客户。企业首要任务是获取客户,当销售能力、生产水平、服务质量高于同行时就能获得更多订单,这就是企业发展初期的状态。这时候的企业是不具备战略思维的,无论规模多大甚至上市了,都一样属于没有战略,最多是战术上的高手,这是战略水平第一段位。
第二种情况:有两位钓鱼爱好者,分别在两个湖里钓鱼,假如这两位的水平相等,那么谁的鱼获会更大,是由什么决定的?排除一些不可知的运气因素之外,哪个鱼塘的鱼更多,这位钓鱼者的收获会更多。
企业的经营归根究底就是投入和产出两件事。正确的战略选择就是帮助企业找到高盈利、并且可以持续盈利的市场空间。这是决策者的首要任务。
第二个段位就是“你是否选对了市场?”,容量够大机会才够多。

好消息是:这些有很多鱼的新兴市场总会不断出现。而坏消息是:只要哪里的收益丰厚,就马上会有更多的竞争者出现。不同水平的钓鱼者也会随着鱼的增加减少而不断转换场地,造成了一种不确定的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结合两者的变化才能做出选择。这种不断分析市场变化的工作就是战略的常规工作。
战略高手不仅要关注竞争对手。而且企业还必须为随时切换跑道做好准备,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增加和风险增加。很多中小企业就是在转换跑道时能力不足,这些弱者都挤在同一个鱼塘,采用低水平的竞争手段,直至最后把这块市场彻底做烂。
所以需要强调:企业需要在事前做好准备,比如信息储备、资金储备、技术和人才储备、管理体系储备。
战略的第三个段位:“你是否做好了开发新客户、新市场、新业务区域的准备?”。如果还没有,那么后续发展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第四种情况:有些人开始经营“沿湖服务带”,这些人不捕鱼,专门负责为渔民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发明了更先进的渔船和渔具,还教授捕鱼的技巧,他们通过收渔民入驻费而获利。一条为捕鱼者服务的供应链就形成了。虽然这里的渔民有购买服务的成本,但相比别处而言鱼获更多。
战略的第四个段位:“你是否拥有了更优于别人的供应链?”供应链优势是企业优势的源头。供应链除了生产预料,还包括了人才、资讯、软件、策划等方面的供应链。

商业生态的到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商业生态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这三方面构成的。消费者想要检索到高性价比的产品——这是信息流,消费者想要有快捷的交付服务——这是物流,支付安全并且可以消费贷款——这是资金流。这三流越强大,就越能越能吸引顾客流量,就是越强的商业生态。
战略思维的第五个段位:你是否处在一个为顾客提供良好体验的产业生态环境?你要么选择加入一个良好生态,要么自己创建一个良好生态,吸引更多的共同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