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三大现实和两大误区
“中国制造”何去何从?从现实来看,高端制造业有国家政策倾斜和工业基础,不乏后劲。中端制造业正立足自身优势,避开短板,通过高效资源整合,从竞争中突围。而低端制造业因缺乏技术、品牌和市场地位,艰难求生,是最需要避开误区,在思维和模式上转型升级的。
“中国制造”何去何从?从现实来看,高端制造业有国家政策倾斜和工业基础,不乏后劲。中端制造业正立足自身优势,避开短板,通过高效资源整合,从竞争中突围。而低端制造业因缺乏技术、品牌和市场地位,艰难求生,是最需要避开误区,在思维和模式上转型升级的。
代工厂的兴起源于为欧美品牌代工发展而来,但是近十年来欧美品牌逐步衰落。如我们熟知的诺基亚、MOTO、索爱等手机品牌,PC的惠普、戴尔等,随着这些品牌的衰落代工厂的订单日渐减少,陷入困境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随着90后一代、触屏一代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都在恐慌地发现,消费者消费倾向在变化,他们原来所熟悉的市场不见了,原来所熟悉的成本控制换利润的模式走不通了。
图片说明:李杰教授图片说明:从工业1 0到工业4 0工业4 0时代的制造新思维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访谈录 □江世亮 李辉 几周前,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组特邀美国辛辛那提
中国制造现在还是以低端制造为主。现在我们制造业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为什么?很多工厂里面你去看,又黑又脏,谁会愿意去呢?当然一些企业也有先进的工厂
案例回放 某医院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一台医疗设备。采购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此设备市场价格从1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质量和服务差异也比较大,最终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可支配的资金,确定预算资金为50万元。
汽车厂商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一款车的价格是由成本决定的吗?途观比CR-V、RAV4卖得贵,是因为它的成本更高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解读德日近年来竞争力表现差异的核心原因之一。
根据市场预测创造产品、业务运作由销售预测来推动、保持大量(他们认为市场需要的)库存的做法已经过时。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年代已经来临:消费喜好的变化越发迅速,预测越发困难。在顾客眼里,企业就是黑匣子—
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证实了这八个要诀是一个非常系统的方法,一直沿袭到今天,所以很多企业在推动5S时都要用这八个要诀来教育所有的员工。 要诀一:全员参与,其乐无穷 1 5S的推动要做到企业上下全体一致,全
任何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要实施精益的企业在设计运营系统时都必须考虑自身的特殊情况:需求、资产、目标等。复制其他组织的运营系统,或遵循某种样板或指南都不可行也不理想。不过,我们还是根据精益运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