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2025年建筑施工行业新赛道布局与行业转型破局

宏观政策 19
郭巍

郭巍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宏观逻辑》《房地产行业转型与城市更新业务机遇》《中国制造2025与产业转型升级》《中央关于新基建投资精神解读与机遇把握》《国企改革、国企混改与宏观经济》《基建行业与建工企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布局》《建筑施工行业市场洞察与投融资模式创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模式与合规融资模式解读》

课程背景: 

2025年建筑施工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亟需在深刻变革中寻求转型路径。行业债务问题日益严峻,受房地产市场调整与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链紧张、融资困难的情况,这对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城镇化进入深水区,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增建设需求逐步减少,存量改造和功能优化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在存量与增量的博弈中,建筑施工行业正逐步向“存量运营与更新迭代”方向发展。

从区域与领域布局看,建筑施工行业的区域差异化日趋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升级中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领域布局上,传统住宅建设增长放缓,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绿色建筑、新能源项目等领域逐渐成为新的重点。与此同时,行业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趋势日益显现,建筑企业从单一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通过资本和运营能力的整合提升竞争力。

此外,行业内部竞争进一步加剧,优质项目资源集中于头部企业,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些挑战和趋势,建筑施工行业必须从债务化解、业务模式创新、区域与领域布局优化、以及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入手,探索破局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建筑施工行业的最大机遇来自中央政府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利用好专项债与中央国债是市场稳定的重要抓手。根据过往经济周期的观察,经济增速下滑时,逆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更有力地聚焦于基建与建筑施工行业。本课程将结合系列中央政策精神,全面解读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现状、趋势、机遇与挑战,为学员提供应对市场变局与行业转型的深度指导。

课程收益:

掌握和理解建筑施工行业2025年整体行业发展分析的体系和逻辑

识别建筑施工行业2025年的风险和挑战,抢抓2025年建筑施工行业的新业务机遇

推动建筑施工行业整体转型升级与新赛道布局,积极布局智能化、数字化建筑解决方案

掌握建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掌握各区域环境及市场情况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 2025年建筑工程行业的总体趋势及热点

一、 三大核心因素阻碍行业前行-2025年建筑施工行业的挑战

1. 核心因素-城镇化建设进程已经基本结束

a) 十四五结束后常驻人口城镇化水平接近70%

b) 农村户籍老龄化比例可达70%

c) 潜在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d) 老龄、少子、不婚、躺平、内卷、收入差距

2. 直接因素-四大债务压力导致行业发展规模收缩

a)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力

b) 房地产行业债务压力

c) 居民整体负债压力

d) 政府整体债务负担

1. 被动因素-同行竞争与行业内卷

a) 舍弃利润换现金流

b) 舍弃规模换现金流

c) 舍弃优势换现金流

d)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e) 部分行业库存过剩

二、 2025年建工行业破局与新赛道布局

1. 数字化、智能化在建工行业的应用前景

2.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工及低碳设计

3.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设备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4. 国内外建工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变化

5. 建工市场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6. 存量改造与投资运维成为未来的施工重点关注领域

a) 城中村改造

b) 地下老旧管网

7. 民生和一老一小成为关注的重点

a) 保障房项目建设

b) 养老与育幼

c) 医疗与公共服务

8. 新能源项目

2.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a) 通过将光伏发电材料集成到建筑结构中,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b) 应用领域: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屋顶、阳光房等

3. 风力发电与建筑结合

a) 在适合风力资源的区域,将风电机组融入建筑中,为建筑提供清洁电力

b) 设计要点:风力发电的布局需考虑建筑的风力承受结构、噪声控制及安全性

4. 储能系统与微电网技术

a) 储能系统提升建筑在电力需求高峰时的能源自给能力,降低对电网的压力

b) 微电网技术可使建筑群之间实现电力共享,提升能源利用率

c) 案例:深圳某智慧园区的微电网项目,实现多栋建筑间的电能共享与自动调节

三、 2025年建工行业新的投资的钱从何而来

1. 中央政府投资、央企投资、民营企业投资

2. 中央国债加码

3. 地方政府12万亿化债政策的落地

4. 财政赤字率提高

5. 发行免息绿色债券

6. 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7. 鼓励施工行业投建营运一体化

第二讲 2025年建筑施工企业转型与经营战略

一、 破釜沉舟-建筑施工行业战略选择

1. 建筑业的四大特点

a) 被动性

b) 轻资产

c) 高杠杆

d) 低利润

9. 建工行业转型突围

a) 向投资要收益-投资要做镇投资

b) 向运维要收益-运维要有真本事

c) 向金融要收益-金融要有好项目

二、 稳住现金-建筑施工行业经营思路

1. 一条主线,以经营为主线

d) 存量业务保规模增长

e) 增量业务谋创新发展

10. 两个经济-规模经济与重复经济

11. 三个创新

a) 科技创新

b) 管理创新

c) 商业模式创新

12. 四个合作平台

a) 规划与设计合作平台

b) 金融机构合作平台

c) 供应链资源合作平台

d) 劳务分包合作平台

13. 2025年的建筑市场

a) 三大工程、城市更新

b) 新能源、社会公共服务、补短板

c) 新基建、教育医疗养老育幼

三、 开拓创新-2025年建筑施工行业市场拓展三要素

1. 市场布局

d) 国家战略视角下的都市圈与城市群

e) 到房价贵的地方

f) 到产业好的地方

g) 到人口流入的地方

2. 市场定位

h) 聚焦主业

i) 保持经营

j) 谋求增量

k) 稳住存量

3. 投资主体

l) 政府投资

m) 企业投资-利润、规模、现金流(既要又要还要更要)

第三讲 2025年建筑企业市场机遇

一、 政企合力共赢逆周期

1. 国之栋梁-政府预算时代-国家预算资金主导

1. 财强势固-城投时代-财政担保

2. 土金盈门-房地产时代-土地财政

3. 公私合营-PPP模式

4. 民为邦本-消费引领投资

二、 政府投资类项目

1. 基础铸石-政府投资的第一大类:传统基础设施

2. 新苗布道-政府投资的第二大类:新基建投资

a) 数据中心

b) 云计算中心

c) 战兴产业配套基础设施

d) 数字化与智慧化基建改造与新建

3. 安居乐业-政府投资的第三大类:保障房公租房城市更新

4. 青山绿水-政府投资的第四大类:环境投资

5. 民生康宁-政府投资的第五大类:公共卫生体系投资

四、 市场化投资项目

1. 市政与公共服务-市场投资的第一大类:商业与消费

2. 济世育人-市场投资的:医疗教育

3. 畅通无阻-市场投资:停车场

4. 绿能迎晖-市场投资:风光水电与储能是被

5. 暮年金樽-市场投资:养老与康养

第四讲 立新破旧、追本溯源-2025年项目市场拓展与模式创新

一、 工程+收益(特许经营模式的新应用)

1. 新政下的PPP模式与特许经营模式

a) 自负盈亏的模式

b) 两标并一标的文件依据

c) 案例解析:BOT模式与特许经营结合

d) 违规PPP模式与创新模式之间的转化

6. 基础设施不动产公募REITs

a) ABS+公募基金模式

b) 扩募机制

c) 不动产上市与公司上市的优劣对比

二、 工程+土地

1. 土储专项债与片区开发回购

2. 大城市更新业务地上与地下

5. 一二三四级联动模式

案例解析:中国金茂梅溪湖

三、 工程+资源

1. EOD模式

6. 资源捆绑性项目

7. 案例解析:中电建温州瓯江口灵昆智创城

四、 工程+政府债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

d) 专项债券申报流程

e) 专项债券项目策划

f) 专项债券项目投资实施

g) 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监管

h) 专项债券分类别案例解读

8.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

i) 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

j) 额度限制

k) 利息保障倍数

l) 可做资本金

m) 十大领域

n) 政府投资项目

9. 国债项目的谋划与申报

a) 国债投资的八大方向与申报要点

b) 国债项目的领域与地域布局及额度分配

五、 工程+平台债

1. 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及重大项目资金

2. 城投公司转型与绿色债券

3. 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六、 工程+基金认购

1. F+EPC融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10. F+EPC+O为融资+EPC+运营

11. I+EPC为以投资为引领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12. 案例解析:四川路桥建设天峨至北海公路(平塘至天峨广西段)

第五讲 激流勇进、扬帆起航-建筑工程行业的展望

一、 建工转型两端投资与运维

1. 投资引领施工

2. 运维引领投资

3. 数字数据化、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赋能传统基建施工

4. 大城市更新业务

a) 地上部分的旧房更新、城中村改造

b) 地下部分的更新与升级、市政和公共服务

二、 居安思危、破解成蝶-“新基建”

1.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即是融合也是延伸

2. 新基建经济稳大盘的重要支撑

3. “新基建”主要产业图谱

o) 5G 基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p) 特高压-解决我国电力能源分布不均的必要新基建

q)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r)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s) 大数据中心

t) 人工智能

u) 工业互联网

三、 稳重求变、先立后破-两重两新业务

1. 城市发展一体化成为未来施工领域的重要机遇

13. “两新一重”的交叉点在于新基建

v) 设备更新

w) 以旧换新

x) 国家省市重大项目投资

y) 国家重大安全项目

七、 探微析精、绿水长流-抓住新风口、布局新赛道

1. 市场布局紧盯两根线

z) 胡焕庸线

aa) 北纬31度长江线

ab) 人口聚集区

ac) 产业聚集区

ad) GDP创造大户

ae) 都市圈、城市群

7. 拥抱绿色与双碳

a) 节能减排、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工艺再造

8. 高新技术产业

9. 重大民生产业

10. 国家战略性产业

八、 锐意进取、革新图强-全过程价值链产业链的一体化建筑工程方案

1. 主业战略定位清晰

2. 打造领先的行业排名与业界口碑

3. 业主关切的理解与方案的契合

11. 投融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12. 规划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融合

13. 施工质量与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叠加与升级

14.运营能力与产业引入的附加服务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