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正好,恰逢全国两会圆满落幕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业精英齐聚北京,共同学习国家实时新政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准备。三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我们所收获的将对我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2025年经济形势和两会政策解读!
2025年两会--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2025年十大任务
1、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2)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3)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4)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5)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健全县域商业体系
“两新”政策"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
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2)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
(3)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3.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4.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完善企业简易退出制度。
5.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6.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没说房价上涨)
7.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8.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9.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0.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 下降的行业:水工、水电、火电、煤炭,冶金、有色等;低端工业、房屋建筑。
相对稳定的行业:交通建设、市政建设、高技术含量的工厂、建筑工业化。
上升的行业:美丽乡村建设市场、新型基础设施、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新能源建设、水利建设、低空经济、数智中心、车路云一体化。
•“精” : 是方法,是过程;包括工作更细、分工(责任)更清、要求更明确等,精的关键 是要到一条主线!
•“益” :是结果,是目标;益不仅仅只是经济目标,还应该包括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益的关键是如何在过程中统筹这些目标。
• “打破传统”:破除传统观念、突破传统认知、抛弃惯性思维、找出问题原因;
• “学习先进”:学习科学理念、参考先进经验、寻找问题答案;
• “做精求益”:以目标为导向,扎实推进每一项项目工作,建立科学管理方法 实现项目目标。
1:建筑业发展分析 2: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及分析 3:项目管理基本原理 4:项目目标确定方法 5:项目管理策划要点 6:项目盈利及成本控制
7:项目实施控制要点 8:企业组织管控及工具 9:企业发展建议
一:全面战略人力资源系统--让管理成为业绩的源泉。
二: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系统设计实现降本增效。
目标分解体系:
1、把公司战略变成各部门、岗位的目标,为员工行动指明方向,为合理评价员工建立标准
2、完成压力的传递,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3、建立公司战略实施落地的“仪表盘.
薪酬激励系统:
步骤一:调研诊断
薪酬内部公平性分析
薪酬外部公平性分析(分层级、分序列)
薪酬构成合理性分析
薪酬固浮比合理性分析
薪酬成本分析:薪酬占营业收入比例,占利润比例,和对手比、和标杆比、和自己历史比
离职率分析—(分层级、分序列、分司龄)
步骤二:岗位价值评估
岗位价值评估是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与贡献大小,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各方面相对价值的多少进行测量与评定。通过对岗位价值的评估,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从而“以事定岗,以岗定薪”。
步骤三:薪酬调查
步骤四:薪酬战略
步骤五:薪级薪档表的设计
步骤六:薪酬构成设计
绩效考核系统
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进行(月/季/年度)激励的手段
绩效考核是年度涨薪、股权激励的依据
绩效考核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
绩效考核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
绩效考核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压力的传递,把公司战略变成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目标分解,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学习科技课程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能力、拓宽职业发展路径,还是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丰富个人生活,都将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