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否实现这种转型,关键取决于创业企业家能否脱下“红舞鞋”,退居幕后,由“报时人”转变为“造钟人”。
制度文化阶段的典型特点是文化管理由人治过渡到法治,这标志着文化管理由发育期进入到规范期。价值文化管理的规范化表现为:
◆由职能部门专职负责价值文化的管理,如 人力资源 部门等;
◆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的提炼和修订流程。创业者个人所倡导的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乃至管理哲学、原则等,通过各级员工的积极参与,系统提炼,形成了包含有文化大纲、行为准则、能力要求、经典故事和案例等可传播、可学习 、可操作的资料;
◆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的传播、推广流程。
◆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使用流程。如用于员工学习 尤其是新员工学习 以及考核和晋升。
◆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立法审计、投诉流程。 企业文化 大纲及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标准作为企业的“宪法”,指导企业各项机制、体系、制度、规章制定和修订,所有立法精神不能与之冲突。
制度文化阶段,企业执行文化也不再依赖创业者的个人领导风格而是将其DNA传承在由 绩效 管理 、协同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等组成的企业 执行力 管理体系和领导能力要求上。
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成熟阶段,在制度文化阶段,企业应逐步形成较强的文化气场:资深的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有鲜明的企业文化颜色(在IBM是以蓝色鉴别,老员工被尊为“深蓝”);不能见光的潜规则只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时隐时现”;新员工因存在一些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标准的行为而产生学习和生存的焦虑;大部分领导者是践行核心价值标准的模范;企业氛围中弥漫着“高昂的士气和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