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拍头决策

管理故事 23
《梦溪笔谈》记载:海州知府孙冕很有经济头脑,他听说发运司准备在海州设置三个盐场,便坚决反对,并提出了许多理由。后来发运使亲自来海州谈盐场设置之事,还是被孙冕顶了回去。当地百姓拦住孙冕的轿子,向他诉说设置盐场的好处,孙冕解释道:“你们不懂得作长远打算。官家买盐虽然能获得眼前的利益,但如果盐太多卖不出去,三十年后就会自食恶果了。” 然而,孙冕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他离任后, 海州很快就建起了三个盐场,几十年后,当地刑事案件上升,流寇盗贼、徭役赋税等都比过去大大增多。由于运输、销售不通畅,囤积的盐日益增加,盐场亏损负债很多,许多人都破了产。这时,百姓才开始明白,在这里建盐场确实是个祸患。
   一时的利益显而易见,人们往往趋利而不考虑后果。 这种现象,古今皆然。看到什么行当赚钱,就一窝蜂而上, 结果捷足先登者也许能获利,步入后尘者往往自食恶果。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一个经营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眼睛。
   一个团队的领导一定要学会发挥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做事关企业命运的决策的时候。万万不可因头脑一时发热,拍拍脑袋就制定个错误决策而毁掉自己经营一生的成果呀。
   决策时拍脑袋,指挥时拍胸脯,失误时拍大腿,追查时拍屁股。这种“四拍”型领导需要反思了。#####$$$$$----- 保险销售员的故事111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
他说:“我相信!”
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
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
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老师说:“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
老师接着问他:“ 每一天:8300元业绩。大概要拜访多少客户?大概要50个人。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
他说没有。
老师问:“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
他说:“至少20分钟。”
老师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请问你能不能做到?”
他说:“不能。老师,我懂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
 
点评
 
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 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