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三洋制冷的“零库存”生产管理思想

三洋制冷的“零库存”生产管理思想

23

为了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欧美企业许多年前就开始由大批量生产方式向 Just In Time ( JIT 方式)的准时制生产方式转变,而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一部分国内优秀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不同途径引进这种

市场对生产系统的需求

市场对生产系统的需求

19

生产系统实施改进,首先要对生产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运行状态的好坏,发现改进的对象。判断的依据只能是来自于市场的需求,生产系统运转的结果如果能够满足需求,说明系统状况是正常的、好的。反之,系统状

消除浪费的七种办法

消除浪费的七种办法

19

浪费是“除对生产不可缺少的最小数量的设备、原材料、零件部和工人(工作时间)外的任何东西”。包括:1)过量生产的浪费,2)等待时间的浪费,3)运输的浪费,4)库存的浪费,5)过程(工序)浪费,6)动作的浪费,

生产管理的突破在于对细节的整体把握

生产管理的突破在于对细节的整体把握

19

现有的生产管理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支持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比如生产计划制定、工艺流程管理、库存管理等等方面应用软件众多、功能完善,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订制。

生产管理者的基本能力

生产管理者的基本能力

21

现代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压力很大,由于法律方面的空白,许多行业的技术基本没有秘密可言,笔者所在公司就是这样,原公司的高层离职后拉走一批技术人员在同城开了一家同样性质的公司,而且还有“工业间谍”,

循序渐进的精益生产

循序渐进的精益生产

20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最早产生于日本,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总结出来的一套成功的生产模式,起主要理念是在需要的时候,按照需要的数量,生产出需要的产品。精益生产方式与从前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相对应,基本特点是零库存、低成本和快速反应。

浅议生产管理的提升

浅议生产管理的提升

25

生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现场管理,即从生产基层就开始进行人、设备、物料、生产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效益更大、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现场管理的核心是构建更好的基层管理体制,将质量和成本控制体现在生产过程当中,从而实现自生产细节上保障产品高质量

如何搞好设备现场管理

如何搞好设备现场管理

26

首先,把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纳入工厂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考核,把分解指标、具体措施落实到人,与经济责任制挂钩,纳入工厂双文明竞赛综合考核。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对设备现场管理的职责,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要求各厂生产副厂长、车间生产副主任对设备的正确使用

生产管理的突破在哪?——要重视设备管理

生产管理的突破在哪?——要重视设备管理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老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这句名言,谁都能朗朗上口,但确实是当前提示我们最好的警句,我对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比较关注的,进入到新世纪后,我走访和调研了不少生产企业,应该说,经过改革

因地制宜引进丰田模式

因地制宜引进丰田模式

26

中国制造业对于这套丰田模式并不陌生。以一汽为例,从1970年代,就率先组织40 人的高级经理代表团去丰田学习;到1980年代,又邀请丰田生产模式创始人之一大野耐一现场讲授。2002年,丰田公司同一汽合资建厂,一汽更是在全方位实践着精益生产的学习与本地化。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