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着一文钱来到油店,他什么都没说,把油瓶递给伙计。伙计打满油之后伸手要钱,孩子装模作样地在口袋里一摸,然后苦着脸告诉伙计说钱丢了。伙计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还给孩子。
孩子到家后,告诉地主:“一文钱只能买这么多油!”,说着把瓶子递给地主,瓶子壁上的油已经慢慢流到了瓶底。
什么是“不可能”?“不可能”就是还没找到方法。说“不可能”就是放弃了其他一切“可能”的机会,当一个人说不可能的时候,其实他是掉进一个“框架”里——时间是现在,空间是在这里,角度是自己。但是他自己却并不觉察,以为在所有情况下都“不可能”。
#####$$$$$-----
沟通111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分析]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