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无论是投资、经营还是研究,我经常本能地想起格林斯潘的《动荡年代》。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但很多人看到的是动荡的负面,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动荡时代的另一面:过去20年,全球财富总量的增长占到了整个人类有史以来财富总量的一半。
1.动荡的年代有三大特质
第一是财富爆发性的增长;第二是贫富急剧分化,财富增长中的两极分化已经达到了可能毁灭人类的程度;第三是在动荡年代中贫穷和富有唯一的选择,就是如何配置资产。
永远记住:穷人和富人最本质的差别只有一个,就是穷人没有资产,富人有资产。
全球财富总量增长中,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来自于资产的溢价。所以穷人和富人拉开差距,并不是富人剥削了穷人,而是富人拥有了资产,而过去几十年间,资产价格的上涨,让人分为穷人和富人。
中国也是这样,30年前我们都是穷人,对于90%的人而言,今天你是富有还是贫穷,其实就是在于你过去30年有没有买房子。而另一个现象是,一个人能从零到百亿。比如说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一个小记者混了十年才能拿到10万元年薪,怎么离职一两年就能实现零到百亿呢?
今天的实体已经不是过去的实体,今天的企业已经不是过去的企业。摩尔定律告诉我们:每18到24个月,我们能够处理的信息量翻一倍,所有生产东西的成本下降50%以上。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新实体,那么你的企业寿命最多是4到8年。
动荡年代,我们追求的财富来源变了,我们拥有的资产标准变了。
如果谁还以为有几分地、买几套房子,将来就始终是富人,那他脑子就注水了。过去三十年,房产是升值资产,未来三十年,房产是保值资产,其中大部分房产都会变成贬值资产。
2. 新经济的三大资源
在过去二十多年,这么多新公司崛起,他们是新资源的开发者,新经济新在哪里?人就是人,没有新与旧;经济就是经济,没有新与旧;但是有一种改变就是基础资源。
农业社会的基础资源是土地和劳动,工业社会的基础资源是石化资源。所谓新经济,就是我们要离开石油、煤炭、矿产,那么我们靠什么来生活呢?
过去二十年崛起的企业,比如google、Facebook、腾讯、阿里还有京东、拼多多等,我称之为新资源的开发者。他们的共性都落在了三大资源之上:第一是数据,把数据变成了资源;第二是思想,把思想变成了财富;第三是信用,把信用变成了企业。
旧经济就是石油、煤炭、矿产,新经济就是数据、思想、信用。这两种基础资源的差别在哪里?
石油、煤炭、矿产用一点少一点,而且用多一点就多一点污染,是有限性资源不可再生,而且有污染。而数据、思想、信用作为基础资源,这些资源则是无限的。比如数据,如果没有重复使用的机制,数据就是垃圾,越多越没用。而如果能够把数据重复使用,并能够与他人分享,那么数据的价值就出现了。
这就是“梅特卡夫”定律,数据终端的价值随着使用者的使用频次而递增。如果你今天还不知道这一定律,你已经出局了。
3. 投资要寻找有思想的企业
从投资来看,怎么选标的?我认为,并不是那些财务报表好看的企业,更不是那些资产很雄厚的公司,因为那些资产未必有价值。在投资中,我们寻找的是有思想的企业,有思想的团队才能把数据变成资源。
过去二十多年房价上涨,是因为有思想的人涌进了城市,最后房产发财。但是在数据和思想创造财富的时代,能活下来的开发商不会超过千分之一,而这千分之一一定是有思想的企业,能够把房地产变成思想的宝库。
聚焦资产的时候,要透过各种资产看到真正的价值,这种价值在过去二十年至少被证明的,就是数据、思想、信用。
在全球化趋势中,数据、思想、信用这些新资源正在横扫传统产业,资产将越来越多的不是重资产,而是轻资产。
在这样一个资源转换的过程中,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于有没有资产。而在有资产的群体中,由穷致富是因为你能够把思想变成资产,或者你拥有了升值资产。而由富变穷呢?多数人将如此,就是因为你拥有的是贬值资产,会让你慢慢的变傻。
4. 新经济就是区块链经济
人类社会到目前就是三种经济:实体经济,劳动创造价值;虚拟经济,交易创造价值;区块链代表数字经济,用户创造价值。这是三个维度的价值体系。所以,实体经济看劳动,虚拟经济看交易,数字经济看用户。
当我们理解用户创造价值,数据成为资源,数字成为资产,就能够理解新经济就是区块链经济。
基于不同的资源体系,才会有不同的生存空间。基础资源是基础,市场空间维度越高,财富的空间越大。实体经济如陆地,虚拟经济如海洋,数字经济在太空。
千万不要以为新经济是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任何行业只要升级到这个空间,就是新经济。只要把现在的生意能够做到脱离对土地的依赖,脱离对石油、煤炭和矿产的依赖,脱离对愚蠢的依赖,就会看到一个“以人为本”的无限空间正在打开。
我们逐渐告别了“物以稀为贵”的时代,正在走向“天以人为尊”的时代。
人类未来要面对的是新的“人类社会”:以互联网为“体力”,以人工智能为“智力”,以区块链为“算力”。具体说来,互联网传递信息,智能化处理数据,区块链交易资产。它们构成了数字经济的三大基石,互为条件,共同改变着社会的竞争格局,创造着财富的高维空间。
人类从自给自足开始,产品是一维空间;当走进商品社会,必须依赖他人,商品化是二维空间;以商品为起点,有上下游,有规模化,于是就出现了企业家,因为有上下游,所以企业家就把商人淘汰了,企业家生活在三维、四维空间;那么以产业为起点,向下游规模扩张必然需要资金,于是再升一级就是金融家和投资人的时代,我们统称为证券化,证券化就是在五、六维空间。在证券化的基础上,资本没有祖国,货币没有边界,我们看到了一个货币化的全球市场。
而在全球化的市场中,我们才真正看到了七维、八维甚至十维的财富空间,我们称之为数字化或者数据化。越来越多的资产成为数字,越来越多的数字成为资产,二者之间的融合就是资产数字化。
要真正理解区块链,核心是要理解它改变了商业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财富空间。如果说区块链有应用场景,它的应用场景只有一个,就是资产数字化。
5. 区块链到底颠覆了什么?
和传统实体相比,新实体最重要的特征有三:一是基础资源不同;二是核心资产不同;三是组织形态不同。
新实体经济的基础资源并没有脱离土地和劳动,也没有脱离
未来的新实体企业就是一个平台两条链,一条链是供应链,toB,另一条链是区块链,toC。
就像一封电邮毁掉了千年的驿站、百年的邮局,还有邮票、信封、信纸和邮递员。互联网的颠覆就是信息传递,而区块链对互联网的颠覆就是资产传递。
在区块链的基本概念中,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六层架构、三个维度。六层架构中,第一、二层是数据+网络,第三、四层是共识+激励,第五、六层是合约+应用。当我们把六层分成三层时,你就看到了三维空间:第一个空间是分布式账本,创造基础信任;第二个空间是三四层,通过比特币创造了通证交易;第三个空间是合约+应用,超越了主权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网络。
账本—通证—空间,当我们从中看到一个超主权的交易空间时,才会真正理解我们是在不同的维度谈论区块链。有的人只看到了账本,有的人只是在炒币,有的人只在那做梦。
区块链对实体经济的最大变革是分布式记账。如果说,流水账助推了私营企业,复式记账助推了公众企业,分布式记账则助推了平台企业。如果你想成为区块链企业,就要天天记账,报账单位从10块钱以下开始,这个账本是不会造假的。为什么茅台有假?为什么二锅头没有?当把报账单位、记账单位化小,把记账时间缩短,就会给造假的成本和时间构成天然障碍。
我把区块链真正的起点定在了2014年,这有三个标志:一是共识算法,二是中本聪消失,三是以太坊诞生。因为中本聪的消失,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是最不可靠的,所以把人性的丑陋放在了光天化日之中。
因此,区块链颠覆了以“流程”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数据”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算力”空间,创造了革命性的“共识算法”,打开了分布式的“云计算”。
6. 区块链的最高形态是自金融
区块链是互联网的迭代升级,从点对点的信息传递升级到点对点的资产传递。互联网的最高形态是自媒体,区块链的最高形态是自金融。
从自媒体到自金融,必然经过一轮大浪淘沙。区块链泡沫在2018年升腾、破灭,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一样,区块链泡沫将催生出新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一切应用最终都是资产数字化。
DApp开启了数字经济新时代。没有DApp就没有区块链,因为区块链本身就是个账本,账本后面的数据都在云端,如果没有DApp,这些数据都是死的。
与App的中心化决策不同,DApp代表的是去中心化决策,我更倾向于称为“分布式决策”。区块链的基础就是分布式数据库,我们可以把互联网升级为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分布式的记账规则、分布式的决策。
区块链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资产交易市场,创设或发行通证是起点,通证流通有两个闭环,其一是炒币,其二是用户。如果通证全部流向交易市场,99%是骗局,迄今只有比特币成功了。如果半数以上的通证进入实体企业的用户,将100%创造价值。
进入实体企业用户的通证将有以下作用:(1)可优化决策(2)可提高效率(3)可降低成本(4)可拓宽市场。坚持“上链不炒币、投资不投机”,就进入了区块链新实体经济。
新实体企业的“上链”,就像农业社会的农民种地一样,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资源开发。企业如今不“上链”,就相当于1990年代不上网!
7. 跨越“中本聪陷阱”
区块链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名词,有人用来设计骗局,有人用来创造价值。正本清源,要真正理解区块链的价值,识破区块链的骗局,还要从中本聪谈起。
2008年,自称日裔美国人的中本聪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2009年,中本聪根据他的理论“挖”出了第一枚比特币;2010年,第一个比特币钱包无中生有存入了1万枚比特币,换了2个比萨饼。这是比特币走进市场的第一个瞬间,此后随风飘荡,至2017年12月比特币的价格瞬间贴近2万美元,刷新了人类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价格上涨记录——逾2700万倍!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美国的瑞波币横空出世,以8年逾3000万倍的记录再次令人“怀疑人生”。金融史上又一个超级泡沫再次登场,10年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泡沫上演了火箭式升空——断崖式下跌,全球虚拟货币的总值从零到9000多亿美元,再暴跌到1000多亿美元,各界人士无不为之动容。
中本聪用区块链技术创造了比特币,此后销声匿迹。业内很少有人意识到,中本聪留下了两个陷阱,其一是“挖矿”,其二是“开源”。
“挖矿”曾经像淘金热一样成就了一批比特币的淘金者,挖出来的比特币流入交易市场,点燃了人们“炒币”的激情。而比特币的“开源”让人们互相抄袭,不再研究,从而在中本聪“匿迹”之后,区块链产业几乎没有人再绞尽脑汁从事基础研究。
结果就是:“挖矿”消耗电力与实体经济争资源,“开源”践踏知识产权,区块链资产主要流向交易市场,与实体经济隔离。
“中本聪陷阱”的后果是创造了比特币难以挑战的“王者地位”,时至今日,全球虚拟货币市场的交易量半数归于比特币交易。然而,区块链的本性却并非如此。
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决策。这3个“分布式”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生态圈。高维生态圈的创造才是区块链的本质,或将驱动全球资产的数字化,引爆新一轮财富的几何级数增长。
不久前,思科公司预言:区块链的存储潜力将在2027年超过10万亿美元,占到全球GDP总值的10%;德勤也在其《区块链资产服务的未来》报告中说,2025年将占到全球GDP10%左右;另一家权威机构甚至声称“在未来20年内,区块链将存储全球一半财富”。
区块链是一个极具成长性的新兴产业,要释放区块链的潜能,却必须跳出“中本聪陷阱”。
8. TPS——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越,一个让你无法忽视的存在。
众所周知,在数字货币中,TPS指的是系统吞度量,即每秒系统处理的数量。假如TPS每秒并发太低,很容易造成网络拥堵严重,从而使得区块链在高价值的高并发业务领域无法落地。比如,由于TPS每秒并发太低,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存在交易费用高、确认时间长、扩展性差的问题,比特币社区因此产生分裂,硬分叉成为常态。
诚然,TPS并不能代表区块链技术的全部,可它却是公链的核心灵魂。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的逐步落地,上层架构的设计和数据的传输越发复杂,当下公链的TPS面对更加高维复杂场景显然是捉襟见肘,此时TPS的高低就便现了它的重要性,也决定着这条公链的命运长短。
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公链比作电脑的话,而TPS则是网速,即便你的电脑性能再好,而网速跟不上的话,无疑是一台“废电脑”。此时,在众多公链中,TPS高达千万级的MAC多原链便吸引了我的眼球。
MAC多原链(www.macblock.io)是一条基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系统之外开发的主链,通过算法反推共识将共识机制打散且通过异步排序及离散转连续的方式进行择优选取得到相适应的适值,进而快速达成共识,将TPS提升至1500万-2000万,与上面的公链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
这也是我为什么对MAC多原链“情有独钟”:在“炒币”的喧嚣中,我坚守“上链不炒币”,助推新实体。在币圈儿的“空气”中,我参股的MAC多原链是“四有”:
区块链技术从来不是用来炒币的,而是用来创造价值,进而实现生态场景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