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9日    金融界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站在狗年的开端,回首过去这一年的新三板,许多投资者必定感慨良多。

过去这一年,新三板做市指数在跌破千点大关之后仍然阴跌不止,与2015年火爆时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不少企业逐渐对新三板失去了耐心,选择以各种方式离开新三板。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逃离”的同时,新三板也在不断透露着“春天的气息”。

2017年2月,刘士余主席首次公开发言提到新三板:新三板既是“苗圃”,也是“土壤”。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就转板,不愿意转板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12月22日,股转系统正式出台了新三板的分层与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新政策,一时间新三板春天来临的呼声又再一次变得激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犀牛之星为各位对比了过去这一年新三板新挂牌企业和摘牌企业的整体情况,各位不妨看看,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三板,在过去一年里整体挂牌企业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摘牌数量逐渐赶上挂牌数量

从2017年整年来看,新三板共有2136家企业新增挂牌,同比2016年全年的挂牌家数4691家减少了2552家,同比减少了54.40%;摘牌方面,2017年共有709家企业从新三板摘牌,是2016年的12倍、2015年的53倍。

在新增挂牌与摘牌企业数量一减一增的同时,犀牛之星注意到,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企业挂牌与摘牌数量的绝对值已经趋于相等,也即是说,新三板的总挂牌企业家数正趋于稳定。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7年7月,新三板企业的月摘牌数量首次超过了挂牌数量,而从9月份开始,新三板企业的摘牌数量和挂牌数量已经十分相近。

从挂牌企业变动趋势来看,2017年年初延续着2016年的高增长趋势,1-3月维持月均挂牌家数约300家的水平;而在9-12月我们则可以看到月均挂牌企业家数仅有100家左右,仅有年初约三分之一的水平。

从摘牌企业变动趋势看,可以看到除了9月和10月摘牌企业数量出现下降以外,2017年摘牌企业数量总体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并在12月份达到峰值,单月摘牌数达到130家。

摘牌企业业绩远超过新挂牌企业

先从挂牌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2017年新增挂牌的2136家企业2016年的营收总和为2698.41亿元,净利润总和为155.6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实现营收1.27亿元,比2016年全年的新增挂牌企业下降5.90%,2136家企业平均净利润732.94万元,比2016年新增挂牌企业上升了4.65%。

而从新增挂牌企业的成长性来看,2017年新挂牌的2136家企业2016年净利润实现32.60%的同比增长率,远远高于2016年4691家挂牌企业7.16%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新三板整体企业4.22%的增长率。

不过从业绩体量来看,近两年的新增挂牌企业业绩体量均小于新三板整体挂牌企业,其中营收均值比新三板整体企业低约20%,净利润均值低约25%。

此外,在去年新增的挂牌企业中,亏损企业的家数为275家,占比为12.86%,比2016年挂牌企业的亏损占比20.49%,下降了7.63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2017年新增挂牌的新三板企业整体呈现“小而美”的特点,这也是新三板在整体趋冷的情况下企业挂牌新三板回归理性的表现。

再来看2017年摘牌企业的业绩情况,2017年全年摘牌的709家企业,2016年平均实现营收3.03亿元,是近两年挂牌企业营收的约2.3倍;709家摘牌企业平均实现净利润2785万元,是近两年挂牌企业的将近4倍,是新三板全部企业平均净利润的约3倍。

而从成长性对比,709家摘牌企业2016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3.11%,高于2017年挂牌企业32.60%的增长率,与新三板整体企业4.22%的净利润增长率更是形成鲜明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7年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质量与摘牌企业的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种不对等也造成了新三板整体企业平均质量的下降。

一方面,业绩体量大且成长性高的企业在加速流出,另一方面,业绩体量小而成长性又相对较低的企业在持续流入,这种持续的“剪刀差”导致新三板整体挂牌企业的平均业绩被持续拉低。目前新三板整体企业在2016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仅剩4.22%,可以说就是高质量企业流失所致。

“苗圃”的加强与“土壤”的弱化

综合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新三板一方面挂牌的企业在不断减少,而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企业在不断流失,虽然新三板在挂牌企业总数上保持稳定,但若细究到每家挂牌企业的业绩情况,则颇有大江东去的感叹。

在这一批离开新三板的企业中,有些是为了清理“三类股东”或配合其他上市计划而摘牌,而有些则是由于被上市公司并购而退出新三板,还有一些是因为满足不了融资需求而摘牌。

2017年年初以来,受IPO审核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有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加入了IPO大军。然而对于许多在新三板挂牌的拟IPO公司而言,却不得不面临一直以来缺乏官方审核口径的“三类股东”问题,因此许多拟IPO企业选择从新三板摘牌清理“三类股东”,如明德生物(430591)、博拉网络(834484)等。

另一方面,在新三板投资遇冷,做市指数“跌跌不休”的情况下,许多业绩靓丽的企业由于得不到期望估值等原因纷纷选择“嫁入”上市公司,如力驰雷奥、有棵树、礼多多等。

此外,从企业融资来看,在2017年挂牌企业数量超过11000家的情况下,新三板企业的融资总额却创下了3年以来的新低,2017年新三板仅完成1214.51亿元的融资,比2016年的1404.45亿元减少了13.52%,比2015年的1445.19亿元减少15.96%。在2017年完成过融资的企业仅有2215家,仅占整体企业挂牌数量的19.08%。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公司通过IPO或被并购实现“转板”,这确实是新三板“苗圃”功能的体现,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随着体量较大且成长性高的高质量企业的流失,而新挂牌的高质量企业却寥寥可数,这势必将导致投资者投资热情下降,企业的融资环境恶化,进而削弱了新三板最为核心的“土壤”功能。而“土壤”变差的新三板,拿什么去成为一个好的“苗圃”呢?

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是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所需具备的功能。穷则思变,随着新三板市场价值洼地的形成,新三板挂牌、融资和信披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监管层对新三板的逐渐重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新三板会成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只不过在这个漫长的“寒冬”里,你无法想象,明天将有多少人会失去“意志”而逃离。

本文源自犀牛之星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