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摩拜、ofo等几家单车租赁公司吸金超过10亿元,VC大佬拿着巨资蜂拥而至,早期投资人已经躺在风口上数钱了。
ofo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弘道资本合伙人李晓光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对于ofo的投资已经获得了超过十倍的收益。
出乎意料的资本热潮
李晓光在2015年底主导了对ofo的投资,是这家从校园出发的共享单车公司的两家天使机构之一,另一家是ofo还在做骑行旅游时已经投资的唯猎资本。
同为北大校友,李晓光在北大创业孵化器接触到这个项目之后,将他们带到了弘道资本的办公室,和另一位合伙人张逸龙见面。和团队成员一样,张逸龙也是骑行爱好者。
几个月之前,唯猎资本投给ofo的100万元人民币已经花得只剩下400元,创始人戴威跑了几十家基金,尽管当时资本市场大热,但没人愿意再投钱给这个团队。团队被迫酝酿转型,从骑行往出行方向转,核心资产还是单车。
弘道资本两位合伙人将百万级别的人民币投给了ofo。在李晓光看来,戴威当时尽管还是学生,但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成熟,有领导能力,缺的是公司管理和运营经验。
拿到钱之后的ofo开始扩张,校园的日订单量迅速增长,而它的竞争对手摩拜单车也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
“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后面的资本热情会这么高。”李晓光对记者说。
这种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但资本的热情不是没有来由的。弘道资本两位投资人称,现在确实是资本寒冬,VC投资速度放缓,但是机构手里的钱并没有减少,而可投的好项目少了,滴滴解决了中短途出行的痛点之后,各家机构都在关注出行“最后三公里”的机会,但短途出行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方案,之前有滴滴对市场的教育,再加上手机支付、定位的普及,共享单车的出现就让短途出行的事水到渠成了,有可能成为千万量级的市场,所以吸引了这么多的VC。
随着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等知名VC以及战略投资者滴滴的入局,ofo和它的竞争对手迅速被抬到风口,继滴滴之后,出行领域迎来又一次资本风暴。一年之后,ofo估值已经达到数亿美元。
争夺流量入口
ofo的B轮投资人、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认为,在三公里、五公里之内的出行,没有比自行车更好的解决方案。项目本身存在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和变现机会。这是一个高频、有效,而且是每天千万级单量的市场。
千万级单量市场的基础还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北京为例,公共出行中,自行车的出行比例近年来一直在下降,这也是北京市政府在未来几年中要提升的,而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运营自行车,是政府重点考虑的方向。
此外,不同于滴滴和快的一开始就陷入的补贴大战,ofo和摩拜的现金流似乎可以让投资人松一口气。原本打算自己做这个业务的滴滴也放弃计划,选择投资ofo。
据ofo此前的数据,上线一年以来,ofo已有约7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约50万,总订单超过1800万,日进账过百万。
戴威说,滴滴创始人程维告诉他,快车的订单有一定交易失败比例,交易失败的原因中就包括有些司机在两三公里的短途内不愿意接单,为了保住用户,滴滴必须通过对司机补贴来解决这个问题。戴威认为,未来自行车的庞大用户也有可能转化为滴滴的用户。
也有人将ofo和摩拜比作打车领域的滴滴和神州专车,李晓光并不认可这种比较,他说到,双方现在在拼成本,但最终拼的是服务和运营。对于ofo来说,真正的价值是,当它的日单量达到1000万时,就会成为一个流量入口。之后,所有应用都可以围绕单车所触达用户的需求展开,就像滴滴一样,把主营业务做好,外部环境企稳之后,一定会开始做其他的增值服务。
张逸龙进一步分析到,打车领域之前出现了很多公司,为什么最后是滴滴和快的冲出来了,因为快车、顺风车都是需要教育市场,而出租车是不需要教育市场的,滴滴选择了一个最有效率的环节,最后再向两边扩张。滴滴当时做出租车并不赚钱,只是给司机和乘客提供信息,但当滴滴进入了大家的手机后,其他涉及出行的服务都跟着来了,自行车也是一样,当大家手机里都装了这个软件之后,其他的应用都可以叠加上来了。
不过,这并不容易,这些理论上的商业模式至少在滴滴身上尚未落地。
李晓光认为,现在ofo和摩拜的竞争格局还不明朗,这个市场至少可以有两三家公司共存,当然也不排除像滴滴和快的一样两家未来的合并;或者是每个城市由一家公司来运营,再进行资本的整合。
今年以来,ofo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最新的C轮融资已经达到1.3亿美元,摩拜也在近期接连宣布了C轮和C+轮的融资。
在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徐传陞看来,出行需求是高频的、日常的需求,所以从融资节奏上应该迅速,这样能够快速广泛布局。
巨资入局,意味着两家公司接下来可以在单车配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谁能快速地抢到更多的市场,是单车们生死攸关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