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更是股权众筹高速发展的一年。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共有235家众筹平台,目前正常运营的达211家。其中,股权类数量最多,达98家,占全国总运营平台数量的46.45%,其次为奖励类为67家,混合类42家,纯公益类最少,仅有4家。在众筹金额上,全国众筹平台上半年总筹资金额达46.66亿元。
世界银行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众筹投资有望达到460亿至500亿美元,其中约70%至80%的融资额将以股权众筹的方式实现,可谓一片蓝海。但与此同时,也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股权众筹尚处于发展期,在运营模式、投资者心理、监管等多方面都不够成熟,股权众筹距离主流融资方式之一的路途还很遥远。
对此,在7月18日举行的第一财经“财富嘉年华~互联网金融峰会”上,众多众筹领域资深人士向广大投资人分享了对于目前众筹行业的见解,以及未来的行业走向。
抱着打水漂的心态玩众筹
尽管股权融资行业风头正劲,但完成率低、成功率低的问题却不可忽视。网贷之家的《2015年中国众筹行业半年报》显示,股权类众筹的项目完成率仅有7.14%,成功率也只有20%,也就是说超过五分之四的项目无法完成100%融资。
在金融领域,只要是投融资项目,必然事关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在相同的跑道上正比前进,因此投资人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的秘诀就是要多投,投20家企业,只要有一家成功了,就都成功了。如果你把100万投到一个地方,死亡率就很高;如果把100万分成20份,投20个项目,成功率就会高很多。”爱创业CEO顾冰透露称。
众筹家CEO杨勇表示:“90%的创业是要失败的,也就是说90%的投资是失败的。”因此,杨勇建议投资者“抱着打水漂的心态玩一下这个事情”。
当然,对于中介机构来说,股权众筹就不仅是“玩”而已,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风控。众投天地CEO王晓昕表示,看早期项目不是众投天地的优势,因此他们会选择比较成熟、优秀的品牌推荐给投资人。“只有当品牌历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价值才可以体现出来。”王晓昕说。
针对小型科创企业的股权众筹平台爱创业则用委托第三方调查的方式让融资方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控制风险,调查包括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实地走访等等。
让懂品牌的人做投后管理
不仅投资人有风险,股权融资平台的运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在新平台不断上线的同时,一些老平台却因运营不善而倒闭,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份,倒闭的众筹平台达到24家。2014年上线的平台有13家倒闭,2013年上线的平台倒闭率高达34.48%。“这个行业是踩在尸体上往上走的。”杨勇说。
投后管理是股权众筹背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平台既要向项目方提供资源,又要向投资人提供信息,让投资人了解项目并参与到项目之中,推动项目的发展。
特别是如今股权众筹并没有统一的准入门槛,有的平台投资门槛低至几千元。因此投资人并不都是专业从业人员,而是渴望进入这个领域却缺乏经验、投资心理尚不成熟的普通大众。对于这个群体,股权众筹平台更要做好投后管理,保证信息透明。现在大部分平台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做法,比如向融资企业派驻财务管理人员,以监控投资款的用途。
王晓昕称,众投天地在专业性方面不如私募,但胜在可以引进大众的智慧。“我们平台的投资人大部分是品牌的忠实用户。”王晓昕表示,这些忠实投资人对品牌了解度、关注度非常高,平台会帮助投资者建立一个类似于品牌直通车的服务,可以和品牌CEO、董事长直接沟通,获得店铺的财务报表,监管品牌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投资人可以为品牌的发展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成为众智最主要的体现。
渴望更大监管力度
6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表示要“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体现出明显的支持态度。
而7月18日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则第一次对股权众筹及相关概念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股权众筹融资方应为小微企业,股权众筹融资必须通过中介机构平台进行,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
股权众筹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好的项目。有业内人士坦言,好的项目早就被有人脉、有资源的专业投资公司抢了,根本轮不到众筹平台。顾冰也表示,2014年初的时候,确实很难找到比较好的项目去,但近一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越来越多企业接受众筹的理念。
但优秀的众筹项目仍然是稀缺事物。股权众筹平均单个项目融资金额与风险收益都很高,项目募资期长,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外界无法得知确切情况,从而导致投资人在投资前顾虑再三,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2015年是股权众筹的风口元年,刚出台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证监会将对股权众筹进行监管,具体细则也呼之欲出,势必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