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作为国内主要的硬件整合商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它要玩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逻辑?]
原标题:[亦观察] No.569 小米玩互联网金融是要给谁看?
国内以平台为基础,然后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很多,最为典型的就是阿里和京东的大电商金融化了,之所以叫电商金融化,就是平台的理财、支付和信贷以及网络银行、征信等都是从电商交易这个基础环节上汲取基因的。
而对于小米而言,虽说有自己的自营电商网站,专门销售小米的硬件产品,但是这是否能够给小米金融带来足够的养分?如果仅仅是从这个小米销售平台上获取单个硬件产品的交易信息,恐怕更多的是消费金融的概念而不是全面的小米金融概念了。所以,对于想要做互联网金融的小米而言,目前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还一定程度上缺乏内涵基础。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小米作为国内主要的硬件整合商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它要玩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逻辑?从之前公布的新闻报道来看,小米要做的无非是朝着行业内几个做的好的平台学习,从支付、在线理财、信贷这样的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入手,而后还有可能进入征信、民营银行等核心领域。这些都并非是空穴来风。要做互联网金融的盘子铺的很大,是否真正有做综合性互联网金融的实力呢?对于小米而言,又能否借助以往的粉丝和小米账户体系来实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逆袭?
也许这条路并不这么好走。
首先,即便小米此前和北京银行等进行了基于小米支付的合作,帮助北京银行实现了分期、账单、理财等应用上的平台化,而小米则获得一定的金融风控和运作经验,但是这种外部嫁接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很难培育出小米自己的金融化生态。而仅靠目前小米官网的销售和电商交易,恐怕也很难形成一个底层结构充实的互联网金融模型。
而除了支付之外,还有在线理财、信贷以及未来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民营银行,这些目前都和小米的直接业务没有相关性,理财、信贷和银行都是小米在互联网金融框架内的一种战略姿态,只不过这种姿态是需要很大引入外部的资源和合作方的。所以,小米要做好这个互联网金融,恐怕不仅仅是要整合自身内部的交易和数据以及其他硬件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个细分领域内做好资源引入和平台对接,而小米要做的,更多的是一个资源整合方的角色,而不是直接运营者的角色。
一般的逻辑而言,先有交易平台,然后有数据和资料,这些信息带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可以作为征信和放贷的依据,同时可以通过庞大的支付用户来形成很强的商业闭环。这个闭环在阿里生态圈里面是最明显的,京东次之,百度、腾讯随后。而小米虽然也有较为高粘性的小米账户群体和用户粉丝,但是这部分用户与支付之间的相关性还不是很强,至多是潜在的支付用户,即便小米现在开始要在做好硬件生产和销售的基础上做好软件服务入口和平台化生态的搭建,但是由于在支付和交易环节缺乏足够多的场景,因此底层服务和架构是有一定缺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米深知自己扎扎实实按部就班搞不过别人,那索性不如全面开花吧,说不定有一处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于是乎,从小米支付、小米钱包,到类宝宝类余额理财、与银行的合作,信贷等;基本上是全面铺开,不管短期内有没有实际效果,把摊子搞大了再来看。
小米到底在想什么?
或许也没有多想,雷军也许最开始是想模仿苹果建立一个带有金融属性的软硬件服务商,不过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火热,便开始将这个供应链金融的想法提高到了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和层次。如果细细一分析,小米做互联网金融至少不是白手起家,有流量,有用户,有系统,关键是有小米手机的销售作为基础的支撑,有了手机这个硬件入口+小米系统,未来也终究可以在移动化、破碎化的互联网金融终端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目前这个阶段,小米疯狂向互联网金融的各个领域出击,不像是事先规划好的,而是从资源补足和引入上做好各种尝试,缺什么补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许有一年,小米金融能成为一个依托于账户和硬件体系,同时通过引入其他金融和信贷风控资源的一家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集团。这种模式是外部资源引入式的,而不是像阿里金融这样内涵积累而后扩张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