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Stever Robbins 创业邦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你知道应该如何分配公司股份吗? 
 

  问题:我和两个合伙人共同建立了公司,而我们最近想找 风险投资 。那么我们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和投资者应该怎么样分配公司的股份呢?

  答案:这是一个常见的股权分配问题。在我看来这个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硬性的规定。股权分配方案都是根据每一个公司的具体情况通过磋商的方式确定的,因此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案。因此我只能提醒你一些在股权分配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在创始人之间进行权益分配:创始人之间的股权分配是根据投资大小确定的,但是基于其投资多少而获得的股份份额还要由全体股东来决定。这决定于下面的一些因素。
  
  投资的时间、大小和时期: 投资的时间越早,数量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创始人得到的股份就越多。
  
  权利内容:股权可以转换成选择权和控制公司的权利。通常,在公司时间最长的创始人其控制权会多一些。我听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有公司至少51%的股分才能保持在公司遇到危机时具有决策权。而且,从理论上说,那些拥有同样决定权的创始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公司很可能就因此而毁掉。
  
  资金:资金对评估公司有重要影响。如果投资5万美元能得到公司10%的份额,就是说公司价值50万。如果你需要立刻筹资,这样的评结果会影响你在谈判中的成功几率。当然如果你其他方面的工作做的好,还是可以获得较多的天使投资或是风险投资的。
  
  投入资金的种类:公司的创始人可以以各种方式出资:有些人以专利权作为出资,有些人以技术作为出资,而有些人则以资金的形式出资。还有人则以自己的信誉和名声出资,从而可以吸引风险投资或是客户。有的时候这种好的信誉比实实在在的做生意还要有用。需要明白的是股权分配的关键是要对各种出资做出适合的评价。

  我们有五个创始人,该如何分配股份呢

  创始人太多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公司向外部融资时,你就要考虑如何分配股份,评估出资以及股权稀释的问题。股东越多,做出决定前的谈判工作就越多。
   
  有几个创始人就很难做到在他们之间作出合适的股权分配方案。当进行IPO或是兼并的时候,创始人集团会希望掌握20%到30%的股份。这对于一个创始人来说就很多了。而这对于几个创始人来说,就像把一个饼子分成几块,每个人对于自己分得的那一小块都不满意。

  简而言之,大股东越少越好。如果你的公司已经有几个股东了,那就要在这几个人之间对于股份的分配作出合理的方案。

  投资者想得到多少?

  基本的公式很简单:如果你需要筹资500万,而投资者认为公司价值1500万,你就要给出公司股份的33%。
   
  不同的投资者以不同的方式评估公司。有些人看重想法、资产、市场规模和管理团队。而有些人看重财务项目。有些人只是为了寻找好主意,并由此在谈判中决定他们的股份份额。

  我曾经询问过两个风险投资家,一些刚刚接受投资的企业家和一些天使投资人一个共同的问题:通常公司在第一次融资时,会出让多少股份?虽然有一个风险投资说是5%,但是通常的看法是第一轮的投资者一般会拿到25%到45%的股份。

  一个企业家强调说:“最好在公司未 上市 前,管理层和创始人应该要多少股份?”答案是:越多越好,至少25%。

  企业家有一个重要观点,如果是按照钱来计算,在公司初创时期拥有的股份比在公司发展中期拥有的股份要值钱的多。

  只是一段时间投资的人会获得多少股份呢?

  不会太多。因为事实上,在公司的起步阶段,每个人几乎要投入150%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公司。风险投资人坚持认为要把股份分配给正在参与公司建设的人。每一个长期在公司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多年的投资时间表,许多风险投资人都不愿意将股份分配给只有一段时间投资于公司的人。

  对于以前的投资的处理办法通常是对于以现金的方式获得股份的人让他们拥有股票可以给他们更大的自由,而他们也不再会有其他的要求。

  在第一个谈判回合后的所有权关系是怎么样的?

  按照Advent International 的Ann Bilyew的看法,第一个回合的结果是:
  创始人:20 – 30%
  天使投资人:20 – 30%
  期权:20 %
  风险投资:30%–40%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犹太人面试》
考官:请把我手中的笔推销给我。200考生199个都说这笔如何如何好,未通过面试,唯有一考生说:您正在面试我,没笔如何做面试记录,请买下它吧!该考生脱颖而出,通过面试!——与其告诉客户你的产品如何好,不如告诉客户这个产品正是他所需要的。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