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新闻晨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文字整理 刘 敏

  金融危机一夜袭来,“抄底”这个词也火了起来。国外的一些企业在危机下困难重重,而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中国企业,此时看到了通过跨国购并的方式在海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最佳时机。各种各样的并购新闻接连出现,这其中有多种动因,包括获取自然资源、技术能力、品牌渠道、市场资源和财富分配等方面因素。从另一种方面来说,跨国并购也起到了减小中国境内环境或者政策的变化对于企业的不利影响。

  并购时,要把整个价值链并购进来

  仅仅抄底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最近有一个理论认为,广东应把低附加值的企业搬出去,把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的企业换进来。其实仔细考虑这句话,会发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高附加值、高科技?难道制造电脑的企业就是高科技高附加值,制鞋业的企业风险就比制造电脑的高?其实不然。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风险最小的?就是那些拥有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的企业。广东的企业为何抵挡不住金融危机的冲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企业没有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它们只有制造这一块,设计和市场这两头都在海外,只要海外一有风吹草动,中间这一块肯定受影响。所以,生产鞋子还是电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企业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行业中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就一定要拥有从设计到生产直至最终的市场 销售 等各个环节的一条完整的价值链。

  观察一下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就会发现,大部分都拥有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如宝马,它的设计、生产、销售都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控制之下,所以从金融“抄底”的角度而言,并购不能仅仅收购生产线,而是要将整个价值链的环节一起并购过来。除了价值链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比较直观的资源了,比如人力、自然资源、技术和品牌等。

  到国外“抄底”的理想企业

  那么“抄底”到底是要并购哪些企业呢?未来企业的模式是“欧洲的技术+中国的市场”,所以理想的“抄底”对象是那些拥有良好技术、产品本身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途的欧洲企业。

  不过,抄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中国企业将会面临许多的竞争对手,中国的企业将如何与之竞争,这其中还会遇到许多难题。像世界上并购最多的国家——美国等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都是中国企业海外“抄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但有资金并不代表着企业拥有了生产力和技术原创力。

  从1990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世界上的跨国并购每年都将近有8000多家,然而中国却只有几十家,即便到了跨国并购数量最多的一年——2008年,也只有200多家,跨国并购数量占世界比重的2.5%还不到。不过,自从2005年起,中国的跨国并购平均规模已经超过了世界,跨国并购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跨国购并后要谨防陷阱

  中国企业作为一个全球跨国购并市场中的新手,必定会遭遇许多陷阱,包括文化的陷阱、国际政治与关系的陷阱、内向思维的陷阱、治理构架的陷阱、游戏规则的陷阱和人才的陷阱。比如,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的企业常常因为缺乏对外方的了解、缺乏利用外方的利益团体去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另外,思维差异也是中国企业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游戏规则的陷阱。中国的企业对于西方的商业游戏规则,包括法律、社会文化习俗的了解还是很缺乏的,这种缺乏会导致双方在谈判和沟通过程中产生很大障碍。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在作购并决策之前,很少借用专业的咨询公司,导致对外资企业的财务、税务、运营和客户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造成双方信息的非对称性。

  最后,还有购并过程中的人才陷阱。做跨国购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特别是双语、双元知识结构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并购固然可以委托给投资银行来完成,但这样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一次谈判,培养一支能够自己完成并购谈判的团队,这也是中国走出去参与国际并购竞争并且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本文根据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刘芍佳在复旦 EMBA 管理前沿 论坛 中所做的“国际资源的控制与争夺:谈中国境外购并的发展与陷阱”演讲整理而成)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