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大师经常会把那些谁也听不懂的理论挂在嘴边指导大家投资,这靠谱吗?
投资领域有很多问题很难被验证,比如说技术分析的有效与否就是其中之一。但很多人甚至以此为业,我们也不妨探讨探讨它。
说实话,我一直怀疑技术分析对投资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我对看图表的投资技术分析师没有好感。
这源于一部叫《大时代》的电视剧—里边有个股票经纪人的角色就是我对图表分析人士的初始印象:他是主角刘青云的股票“师傅”,这位仁兄整天头发蓬乱,两眼突出得像甲亢病人,手持一支粉笔不断地在一个小黑板上记下数字,以表达对图表的疯狂热爱。后来这个“师傅”由于对拿刀扎自己大腿这种游戏乐此不疲,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由于这个原因,我总喜欢挑技术分析师的毛病,比如我首先怀疑技术分析的基础是否真正存在。
如果技术分析成立,那么一定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历史是有记忆的,并且这种记忆会通过投资者来重现。来自于市场中历史成交呈现的轨迹,按图表分析师的说法就是,市场存在某种“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存在,那就要求价格走势在不同的时间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是可以复制的。这被称为墙纸原理,比如在一面贴满墙纸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而镜子背后的墙纸是什么样的,一般人都会认为它和没有挂镜子的墙纸是同一图案,但是事实如此么?
一些美国的教授对投资市场的“记性”作了验证,他们以1900年以后美国两个主要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股市的记性并不好,而且记忆时间也不够长,起码它还达不到一个指导投资的作用—因为按照股市的惯性来做投资的收益不能抵消交易的手续费用。
技术分析的行家们对这种验证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技术分析要比这种简单的记忆验证复杂得多,它需要将很多统计指标结合起来,那么这种分析就是非常精深和复杂的,不为我们这种门外汉所能理解。
其次,技术分析师们的故作高深也让人讨厌。比如,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段普通的评论—“从技术图形上看,本周有大量资金进场,而五日均线已经被突破,尽管如此多方在×××点将受到30日均线压制,如果在此处有放量迹象,股指将会回调,在×××区间将出现盘整态势”—有谁能明白它到底要说明什么呢?
根据这一点,让人怀疑,在中国从事投资的人还非常迷恋推崇技术分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这个行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崇拜。这种心理在一个社会 心理学 调查中可以找到一些原因。在英国的学校兄弟会调查中,人们普遍认为加入那种仪式复杂残忍的兄弟会更具有吸引力,另外自己对这种兄弟会也会更忠诚。
不可否认,技术分析大师们也有准确的时候。我以前一位同事自公司解散后就开始做专业的投资者,且以技术分析著称,一天他忽然给我打电话问我:“你做期货么?”我说不做,他很神秘地说,你知道么,大豆期货就要反转了,因为出现了“黄昏之星”。—我开始以为我的这位朋友已经堕落到以星相学来指导自己的投资了,后来才知道他是在说一种技术分析术语—但他说的真的很准,自打他和我打完电话后,大豆期货真的从暴涨转向暴跌。若干天后,我又遇到他,我本以为他因此发财了,但是出乎预料,他说在期货上他赔了不少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还不够相信我的K线图。”
不过即使技术分析对 资本市场 的预测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技术分析者还明显存在另一个问题。理查德?布克斯塔博,曾经是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部的分析师,他在回忆1987年大崩盘的时候提到了当时他们根据布莱克—萧尔斯公式制定的科学对冲法失效了,这是因为当时市场上的大部分对冲都是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而采取了同一交易趋向。而技术分析者们如果认定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这种布莱克—萧尔斯失效肯定会出现,但这也许是技术分析一统江湖以后的事了。
以下是我对几种技术分析的理解和验证,仅供公司人投资者参考。
K线图的黄昏之星和黎明之星:
黄昏之星和黎明之星—也就是K线理论中标志股市即将反转的两个图形组合。我把它们放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进行验证后,发现了为什么我的短线朋友“不够相信自己的图形分析”,因为这两个星星根本没准信,也就是说股市反转可能没有出现黄昏和黎明之星,而出现了黄昏和黎明之星,股市也未必反转。
黄金分割法:
此方法认为股票或其他投资品种的市场价格趋势是盘旋在一条有一定宽度的“通道”上—价格之于通道就像一个充满弹性的乒乓球之于两块平行的木板,“黄金分割”理论认为,股价在上升“通道”中也会出现回调,而价格最差会跌到原来价格的0.382倍,最好跌到原来价格的0.618倍,所以投资者在跌到0.618这个位置时定投买进,而涨到下家价格的1/0.618时卖出。
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首先投资者怎么知道是处于上升通道还是下降通道之中,其次,即使是投资者事先知道,比如我用2007年到2009年的中国A股的几只股票进行验证,结论仍是这种理论不具可操作性。
均线结论斜率法:
这种方法是把股票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30日均线、20日均线和5日均线都画出来,然后找到5日均线斜率<20日均线斜率<30日均线斜率的股票,从中选取斜率最大的那只股票进行投资,在一定时间段后再进行动态调整,把手中斜率小的股票卖出而买入斜率大的股票。这种方法的试错,我没有验证,因为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了—由此我想到一个让别人不能驳倒的理论方法,那就是把自己的观点验证弄得复杂而且费时间—不能断定它是对是错。
艾略特波浪理论:
这种理论本来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1980年代市场大师罗伯特?普莱切特的推崇下,变成了技术分析界的一个伟大理论—普莱切特开始运用得非常准,比如他预测的1980年代大牛市,还有道琼斯指数爬上3000点等,但他没预测到1987年的大崩盘,在大崩盘后他又长期看空,而道琼斯指数却偏偏在1990年代出现了大牛市—这种理论传入中国后受到更高规格的崇拜,主要是它充满了玄乎的不可知论。它的推崇者认为这种理论很难,以至于全世界没几个人能看懂它。所以结论是,投资者运用波浪理论预测市场出现偏差不是这个理论有问题,而是运用者没有读懂这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