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当部分国有医药企业仍停留在生产抗生素、利润率不足1%且背负数千职工就业压力的同时,一些新生代医药企业正在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以小成本撬动大收益。

    今年初,一家叫做亚洲药业的新加坡 上市 公司传出可能退市的消息。 上市公司被私有化有几种可能,一种是资产价值跌至谷底,被 资本市场 边缘化,另一种是资产优质到投资人希望更多享有收益,甚至重新打包上市后前景可观。亚洲药业属于后者。

  资料显示,亚洲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4年5月5日,绿叶制药以亚洲药业的名字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专家介绍,绿叶制药成功途径有两大不同,一是精于兼并重组,二是在研发方面长期有重点的投入,企业内部团队联合院校研发,甚至自己出资成立烟台大学医药学院。

  2006年底,以天然药物和新型给药制剂研发、生产和 销售 为主业的绿叶制药以8000万元买下广州莱泰制药癌症治疗注射药品希美纳(CMNa)的专利权、程序科技、生产执照、销售网络,以及该药品在全球注册的所有权限。2007年1月,公司又斥资3.45亿元收购南京思科药业和康海药业两家肿瘤药品公司,在肿瘤药物市场开拓市场;2007年4月,斥资约9940万元收购维信 北京 大学生物科技公司43%的股权。

  专家介绍,希美纳是拥有国际专利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为癌症化疗而制的化学增敏剂(sensitizer),而南京思科和 北大 维信的项目是绿叶跟踪多年的投资项目,收购的完成将助力绿叶完成在肿瘤药物和心血管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实,从2006年起至今,发生在中国医药行业的资本杠杆收购并不少见,如2007年联想弘毅投资以8.7亿元收购石药集团,同样借助弘毅投资的支持,先声药业于2006年9月出资2亿元从威海麦德津购买的抗癌注射液恩度,当年就给先声带来了2370万元的销售额,2007年又实现2.3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此外,还有欧洲最大 私募 投资公司之一的3i集团宣布福田药业2000万美元,美国花旗集团控股的日本日兴集团2年内对开心人注资3000万至5000万美元等等。投资业人士表示,虽然中国及世界遭遇金融危机打击,但医疗业、商业服务业和先进 制造业 等仍是未来被广泛看好的增长型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尚待明朗化的医改政策仍是影响医药业走势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称,可以预期的是包括医药 零售 连锁、医疗服务等在内的子行业都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其中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资本市场最感兴趣的投资对象。

  业内认为,绿叶被有意私有化是投资者看好其高收益率的发展战略,并有可能已经为其勾勒了更好的资本前景。“目前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氛围刚刚开始形成,需要社会充分的保护和肯定。新医改对中国未来医药格局关系重大,我们正在思考到2020年的长远战略,未来十几年对中国医药业来说非常关键。”刘殿波感慨。

  除了兼并战略外,绿叶制药另一特色是研发创新。绿叶从90年代就开始建立和逐渐完善其研发团队。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也都是有海外著名制药 企业管理 经验的专家博士。2000年,绿叶制药投资500万元与烟台大学合作创建烟台大学药学院。刘殿波的考虑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研发条件,探索出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途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全国各地汇集来的专家学者带领不同内容的工作室为绿叶定向研发新医产品,学生日常学习也紧密结合绿叶的市场需求,就业同样由绿叶提前优选。

  “未来,兼并与收购依然是集团长期发展的策略之一。我们将利用现在市场重新整合的机会,不断寻找与集团业务组合有协同效应的目标公司。”刘殿波称透露,有发展潜力的优质OTC产品将是可能是绿叶下一步收购方向。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