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赵炳贤 《中国企业家》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法律规定了法定婚龄,却没规定企业搞收购的年龄,事实上收购后的整合比结婚后过日子更难,更麻烦!



    回归“核心能力” 

    为什么叫“再谈”,因为资本运营这个题目我研究、实践了十多年,也就是从1990年到现在。前7年的研究、实践成果曾于1997年1月出版过一本书——《资本运营论》,至今也已经9年,今天再谈感触良多。当然,也有人说这些年如火如荼的资本运营热使很多企业家误入歧途,资本运营是错误的,西方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其实资本运营就是指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兼并、收购与重组是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复杂、最普遍的运作形式,也是资本运营的核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斯蒂格勒说:“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但1997年以前中国企业一般只注重于内部的管理型战略,即产品经营,1997年以后大家才越来越热衷于外部交易型战略,就是资本运营。九年下来有说法认为,到现在资本运营的操作过热了,背离了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规律。其实像德隆、格林柯尔这样的企业,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为什么会完蛋?这得回到企业的核心能力上来。 

    《资本运营论》里有这样两段话: 

    “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和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有效运用是(企业)获得和发展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内部管理型战略是一种产品扩张战略,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等,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横向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项目下的经营效率。外部交易型战略是一种资本扩张战略,通过吸纳外部资源,包括组建合资企业、 私募 融资、兼并与收购、股票发行与 上市 等,推动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纵向扩展,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右边资本项目下的运营效率。” 

    “绝大多数企业只关注企业行为的外在效果,例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的知名度、企业的 销售 规模等,却很少认真分析造成这些后果的内在因素。” 

    很多企业都是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受到诱惑而偏离和背弃核心能力,去做那些看起来自己好像也能去做的事,看起来有优势、事实上是没有优势的事情。企业发展一般有三种选择,A.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慢慢积累,稳健发展。B.就像德隆、格林柯尔一样,通过资本运营瞬间急剧膨胀,消化不了,几年后东窗事发。但现实中人们常认为还有第三条路可走,也就是C.幻想既能通过资本运营获得瞬间急剧膨胀、扩张,最后还能慢慢消化。但这样做的代价是惨重的。

    亲历教训 

    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是我们收购山东潍坊中药厂的经历。中证万融的核心能力在哪里?我们的优势是投资、参股企业,然后帮助企业改制去上市,构筑了一套知识体系、技能体系、资源体系。我们在收购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沃华,原潍坊中药厂)之前,已经参股了同仁堂。我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同仁堂的 经营管理 特点研究还是很透的,也是学到了些精髓的,除了投资专业以外,自认为对中药行业是最了解的、最熟悉的。从2002年2月收购到现在已有4年时间,在收购方面我们是专业的,即使回头看,收购前谈判,收购合同,财务,法律,评估各方面,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用5000万买了80%的股权,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具备了较好的 执行力 。但问题出在哪里了?为什么我们消化山东沃华比较难呢? 

    是因为我们的核心能力根本不在中药经营管理上,如果我们参股一个中药企业,然后帮助它去上市,可能我们驾轻就熟。但当我们做大量中药企业的内部管理型战略实施工作,从专业投资到亲自控股经营一个企业的时候,我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有限了。经过将近四年的艰苦努力,虽然沃华净利润从2002年三百万上升到2005年3千万,还是和我们的目标相差比较大,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现成的积累的中药企业的核心能力、一套经验和执行的体系,没有具备执行这种核心能力的团队。 

    最简单的例子,改制后,山东沃华高管占20%股份,有股份了,高管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奖励、工资都比以前提高了,自然而然销售收入就应该增长——所有经济学家、所有理论都会这么说。但实际上第一年根本没有增长,企业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漏洞:一些人为控制的交易,利益输送的管道。改制后,某些人既要企业公开给他的利益,同时以前输送的利益他也不会自动去断掉。所以收购者要有企业经营细节方面的知识和人才,才能尽快知道漏洞,巧妙地堵住漏洞,尤其是还不能打击一大片,这就更需要核心能力了,这样公司激励才会有作用,否则你给他激励还不如他自己给自己的激励大。 

    这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收购一个企业,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明白了别人如何做的也是不够的,你最好在你的核心能力范围之内去收购企业。如果从收购企业开始培养核心能力的话,你就要下极大的功夫、花很长时间。实际上这种风险很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用你已有的核心能力收购、兼并,你的整合成功率会很高。所以同仁堂也不敢轻易收购,才保持了他们这么多年来持续稳定的增长。像德隆、格林柯尔拼命收购,拿股权和被收购企业再融资,再收购,最后就没有管理型战略了,也没有管理型战略的实施即产品经营了,更没有明确的核心能力了,你给他再多的钱,这些钱进了企业以后,他也不能给股东创造价值,他永远都缺钱,都是在损害财富,损害企业价值,这些钱的命运实际上就是投了无底洞,无论谁给的钱都会损失掉的,企业没有核心能力,表面上规模很大,实际上这样的企业早晚会完蛋。

    做李嘉诚和巴菲特50岁以前做的事 

    李嘉诚1950年在他22岁时进入商界,“长江实业”在1972年上市,李嘉诚时年44岁。“长江实业”最初上市股票发行了4100万股,每股面值2元,实收股本8200万元,以每股3元价格公开发售1050万股新股,集资3150万元。1979年,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英资集团“和记黄埔”,此时已经51岁。还有一个人,沃伦·巴菲特是全球最伟大和最富有的投资家。开始进行大规模收购企业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李嘉诚和巴菲特都是50岁以后核心能力强大了才进行较多的收购。谈这两人的历史,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企业家,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是这两个人50岁以前应该做的事,即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如同结婚,法律规定法定年龄20岁以后才可以结婚,但是法律却未规定企业搞收购的年龄,事实上收购后的整合比结婚后过日子更难,更麻烦!我认为做收购的企业应该至少有10年以上核心能力培育的历史。 

    我们投资的同仁堂、登海种业、山东沃华这三个企业中,山东沃华让我们付出了最大的代价。因为中证万融的核心能力在于参股投资和帮助所投资企业上市,如果超越自己的核心能力去控股投资,进行产品经营,就要重新学习,会付出很多学费和很大代价。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现在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也具备了核心能力,所以我们近期收购也只限于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的企业。其他的投资就只是参股,但要能在3年内上市才行。 

    最后,我用三句话结束我的文章,第一句话,资本运营没有错,必须做。没有资本运营就没有李嘉诚、巴菲特,也没有同仁堂、登海种业和山东沃华的发展;第二句话,产品经营最重要。事实上,他们把99%的精力都用在产品经营上,而不是资本运营上,这一点从杰克·韦尔奇的传记里可以得到证明,杰克·韦尔奇用99%的篇幅讲企业变革、6西格玛、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 等产品经营的内容而不是资本运营;第三句话,循序渐进才能赢。他们的资本运营的成就得益于循序渐进,通常情况下是先私募融资(也融智),再上市,再配股,再合资,然后才是并购,而且要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来确定资本运营的节奏。 

    (作者为中证万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