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边界”有助于解决股票估值中的“确定性”问题,而高确定性是巴菲特在评估股票投资价值时一直坚持的一个重要准则。
针对不少人就巴菲特所谓“股东盈余”(指企业利润减去限制性资本支出后而真正属于股东的那部分利润)的模糊性所提出的质疑,巴菲特提出了一个“胖子理论”:一个人不用称体重也能被一眼看出是不是个胖子。
“能力边界”提出的问题则在于,即使能轻易辨别谁是胖子和瘦子,但当面对一个拳击手、一个相扑手、一个孕妇以及一个因工作需要而不断增肥与减肥的电影演员来说,依旧很难辨别出这个人到底是个胖子还是瘦子。正因为这样,估值就会隐藏着风险,甚至是巨大的风险。将投资目标严格限定在自己熟悉的企业身上,就将大幅减少上述在企业估值中所隐藏的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能力边界”有助于解决买入股票后的“定期体检”问题。定期体检是指对已经买入的股票,按照既定标准(商业模式、护城河、利润边际、资本回报、债务杠杆等)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企业的基本情况是否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买入的是一家产业环境变化很快的公司的股票,则后续的、对企业的持续追踪或定期体检恐怕就很难被有效实施。
被称为基金经理第一人的彼得·林奇对此有段精彩的表述:“如果对基本业务有一些了解,要追踪一家公司的情况就容易多了,这就是我宁可投资丝袜公司而不碰通信卫星、投资汽车旅馆而舍纤维光学的原因。越简单的东西我越喜欢。”
再次,“能力边界”构成了巴菲特选股流程中的一道简单而有效的栅栏,提高了选股的效率。巴菲特是通过大量阅读去筛选股票的。他最为依赖的资料包括公司年报、穆迪手册、标普手册、价值线调查、媒体等。其中穆迪手册、标普手册、价值线调查等资料里都有对 上市 公司基本业务进行“素描”的板块,一经查阅,便可知企业的产品与产业属性是否简单而易了解。
面对数以千计的上市公司,巴菲特不会付出相同的时间与精力去阅读它们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以及相关的商业报道。这样做不仅效率低下,也实在无此必要。“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90%的企业。”巴菲特这段在佛罗里达大学的讲话,已经初步揭示出了他的选股流程。
最后,坚守这一边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简单企业的投资回报足以让投资人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