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4年03月10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在中国汽车工业当今的发展版图上,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了,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共同努力的成果。展望未来,决定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动力的根本因素,在于新能源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这种战略地位,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必选项,还是一个可选项,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还是别无选择的必由之路,理解了这一点我们自然而然能够看到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动力和成就。

回答这个问题有几个大家熟知的事实需要做一个回顾,观察世界各国汽车增长的经验数据,首先能够看到,包括今天美国的保有量仍然在增长,各个国家都在增长,看到这一点可以毫不犹豫的确认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中,汽车工业持续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会增长到什么水平呢?大概的估计一下,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将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换句话说,从中国汽车工业展望未来的发展远景的道路上,今天走到哪了,大概走到了这条道路的一半,我们可能爬坡爬了一半,换句话说至少还有一半的空间要等着大家共同填补,来解决中国人的出行福利问题。

问题是留下来的这一半的道路怎么走,留下来的这一半的空间如何去填补,用什么的技术,什么样的车型和方式,需要我们面对过去已经完成中没有面对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这就是重要的资源短缺,在影响或者决定新能源道路发展的所有因素中,这可能是一个我们无法超越的现实约束,大家观察一下,这是世界各国能源的分布图,全球能源的金字塔表明在最重要的原油资源,这是原油的价值总量,中国的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8%,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其实,不仅仅石油是这样,我们的煤,天然气,还有其他的资源品种都是如此。如果把所有资源的人均储量与世界人均水平做一个比较,大家会惊讶地发现一个等于1的都没有,换句话说中国没有一个人均水平可以达到1,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水平,这是我们的资源保障,我们就是用这样的资源家底实现工业化,实现汽车工业发展,支撑城镇化。

看一下13亿人口的发展需要是如何的需求资源,这是汽车保有数据的大概的估算,这是不同的车型不同的保有以及增长,按照这个路径置换出来的成品油的消费是什么格局呢?过去十几年,中国汽车的成品油消费直接翻了两翻,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即使是我们考虑到了燃油经济性的提高,考虑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考虑到了车型结构的优化等等,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增加的原油消费,我们现在已经6亿吨了,在未来可见的几年,我们大概还要增加1亿吨的原油消费,请问这1亿吨的原油消费如何保障大家安全正常的供应,这还只是今后几年,看得更远的话,可能问题会更加突出。

除了原有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数据,这是全球的钢铁消费格局,红色的是中国,蓝色的是美国,紫色的是去掉中美之后其他所有国家。虚线之前的历史数据是大家熟悉的,然而预测的过程中,2005年,十年前预测的时候,预测小组无法接受中国在这么大的体量上保持一个高速增长,所以调低了水平到这个位置,我们今天回顾的时候看到了它的预测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美国都很准确,而对中国的预测严重偏差,我们处于这个地方,而预测是这么多,过去几年中国令难以置信的速度在消耗资源,汽车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我们的过去,未来怎么发展,未来怎么走?

如果把我们如此稀缺的资源保障和未来增长如此快速的速度做一个比较,会看到住行时代的继续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都将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保障问题,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将进一步的加剧。说到这里我们对刚才提出的问题慢慢看到了答案,如果按照第一个图型表述的这种轨迹,中国的汽车总量在目前的水平上再增加80%,甚至翻一番,目前的年产量增加50%,达到4000万以上,我问你换算出来的原油消费有多少,如果汽车保有量在目前的水平上大概增加50%-80%,甚至翻一番,就意味着大概要增加3-4亿吨的新增原油消费,也就是说目前6亿吨的水平上还要再增加大概50%以上的新增消费,会为全球的能源消费格局都带来直接的风险.你觉得我们有这样的条件,有这样的购买力,有这样的安全保障吗?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如果按照这种轨迹继续惯性发展,我们面临的将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有否能力的问题,而会遇到更加艰巨的外部约束,这条路对我们来说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两者结合到一起,未来的汽车道路似乎就只有一条可选的,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然这条路走不通。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乃至对中国经济来说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或者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必由之路,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在这个领域实现突破,让中国经济顺利的推进,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升级正常提升,让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入一个美好生活的追求阶段。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创新和机构来说,这都是我们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我们看到了老百姓作为消费者他们的需求也在变化,大家观察一下再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人们的需求从最初的温饱到后来的轻工产品,乃至到住行,今天中国已经有一部分城市居民慢慢地或者较早地开始进入第四个消费阶段,这批消费者作为汽车消费最初的支撑力量,现在他们较快地升级,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品质生活,第四个阶段的品质生活来支撑,回头开始对汽车消费提出了更多的不同于以往的要求。以往代步的需求是主要责任的话,今天我们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满足对品质交通工具的需求,什么是品质呢?除了汽车的快速通勤性能之外,我想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放到了汽车的环保属性,放到了汽车的舒适型,放到了汽车的绿色品质。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开始得到需求侧的支撑。

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完全是政策一股力量促成的结果,也不完全是技术进步的所有作用,还有一个是消费升级了的老百姓有了这样越来越多的购买力,有了这样越来越多的直接需求。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汽车工业在这个新的时代,在十九大之后正在徐徐展开的发展道路上,也必将顺应这个消费升级的转型,进入品质升级的时代。这是世界各国都共同追求的道路,对汽车来说,品质升级该如何表达呢?除了我们在传统的燃油汽车的技术上不断地提升进步之外,可能一个更有突破口的,更有升级空间的,更有收益支撑能力的是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努力。因为改变了传统整个机械性能的很多方面,让我们用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新的使用方式,新的商业化模式来开始面对一个新的时代,这里面它的品质和质量要求是不同于过去的。

新能源汽车在这个地方也表现出了承载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在新时代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责任的承担者。于是,它身上又增加了一重责任,又增加了一重增长的驱动力量。到这里我们能看到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必由之路,而且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之路。支撑这个希望的,今天看到技术层面有了越来越多的配套条件在支撑,经过3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配套体系,我们的制造乃至在成熟技术领域奠定的这些扎实基础都为我们进一步的跃升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所以,在2025的整个制造业强国的战略宏图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就不容推卸的承担了重要战略支撑地位。

新能源汽车今天的成就是内因外因诸多机缘共同促成的一个发展局面,这些力量汇聚到一起,新能源汽车是完全值得我们期待的。再说到中国市场上,除了这些带有共性的历史性的大的背景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给予期待的因素,这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独特环境和条件。这个领域的发展,不外乎三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行业的背景条件,第二是技术积累和支撑,第三是市场环境。

一个供给,一个需求,共同促成了未来发展道路的基本动力来源。看看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是让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者们都格外羡慕的,因为过去30年整个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新能源提供了非常好的制造业配套和支撑基础,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过去20年成果的表现。说到市场呢,中国13亿的大市场,能够绕中国500多个主要工业品种中有一半成为世界第一,有另外一半成为世界第二,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支撑来说无疑提供了成为世界第一,足够的需求条件。至于这些条件有没有释放出来,按照什么节奏释放我们拭目以待,我们相信这样的潜力是足够的。行业和市场条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肯定有利条件和因素。

说到技术,前面还有很多的先行者,1998年的时候,在加州的新能源汽车中心已经看到了前面的这些国家,这些企业提出了我们今天已经烂熟于耳的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技术方案,看到他们在研发,试点,尝试,从20年前一直到现在持续不断的努力,技术方面的积累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技术,要一下子跨越技术障碍是不容易的,技术的发展有客观的规律在发挥自然。所以,我们今天处在这个位置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地方,我们也不用担心,我们有另外的市场,这就像弹弓一样,两个柱体牵动着强有力的弹簧,能够把弹弓不平行的位置带动到平行的位置,甚至是更好地超越出去。也就是说我们在行业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因素,具备拉动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带动力量。

不仅仅在新能源汽车,所有的新技术领域都可以看到行业和市场对新技术快速的产业化,快速的规模化,快速的实现市场价值,推进自我发展能力,都发挥了绝对性的作用,这个时候就看到了非常值得期待的前景,就是行业和市场的优势,将逐步的带动我们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快速推进,我们将可能用比其他的先行者更短的时间,甚至是更低的成本,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是世界各国,各个领域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共性的规律和模式。我相信在新能源汽车的进步道路上,会继续的发挥规律的作用。

我们看到了新能源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我们承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如果未来这些年我们能够沿着这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提高位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全世界总有竞争力的基地和平台就不是梦想了。

当我们抬起头来了解和感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去,展望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时,确实是有太多值得我们保有信心和充满期待的有力因素,最后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因素就是国家对这个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鼓励,过去的政策支持产生的立竿见影的市场效果是大家看到的,尽管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推进中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面对,有很多具体的政策需要细化,更务实的来支撑增长。

但是在整个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版图上,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和产生的效果,已经成为改变这个领域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我想在十九大之后,随着中国创新时代的到来,随着中国绿色发展愿望的不断实现,更多的政策会聚焦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的政策会更加的务实落地,解决产业发展中切实而具体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构筑更好的发展远景,看到了这几点我们开始对新能源汽车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个期待,分享这样的信心,希望明天未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中国汽车工业更繁荣的新能源发展的格局和场景。

杨建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199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铁路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等国家重要领域改革研究课题,参与汽车、钢铁、煤炭、新能源等多项国家重点领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报告、论文近百篇,完成《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结构特征与趋势分析》、《文化的经济力量》等专著多部,部分参与研究成果获“中国发展奖”一等奖。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屁大的委屈》
在电梯里,领导放了个屁,回头问秘书,谁放的?秘书忙答道:“不是我!”领导不说话,这事儿过去了。不久,秘书被调离,领导在谈起调离原因时说道:“屁大的委屈都受不了,还能做的了啥?”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杨建龙课程
杨建龙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