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炒作5G时,想象出来很多的所谓的应用场景,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和汽车的自动驾驶结合可以实现更好的自动驾驶。
又有一些人鼓吹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的概念。
历史上,类似的炒作也很多。20多年前,通信有IP和ATM之争,ATM技术的设计方案是语音、数据、视频、电子邮件各走各的道。争了几年,尽力而为的IP胜出了。
需要协同发展的例子非常多,然而:
现实中,所有的协同都会失败。
假如你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发现他不可能跟你协同。设想,把搞5G的人弄去开发自动驾驶,是做一个在车内闭环的自动驾驶还是做一个依赖外部通信条件协同,依赖云计算机的系统?显然是要选择前者啊,如果你选择协同,协同的条件不成熟,你不就趴窝了吗?这事很简单的道理。
早年的计算机用途很少,处理能力也很低,应用场景少,刚需更少。你有决心开发这样的产品吗?有,IBM的小沃森就是一个代表人物。1960年代,美国的GDP和人均收入,按名义美元计算,只有现在的五十分之一,小沃森就倾其所有,砸进去10亿美金开发计算机,因为那个年代没什么软件,IBM同时开发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借助于小沃森超强的营销能力,硬是将这口井凿出了油。
IT行业协同是做明显受到关注的,操作系统上面要有大量的应用软件,构成了生态,也形成了竞争壁垒。硬件也是一样的,Intel CPU长期垄断PC市场,不仅仅是产品功能、性能、价格方面的组合优势,更重要的在这颗CPU上面开发的大量软件形成了生态壁垒。
由于,商业世界,许多行业都存在依存关系,汽车兴起的年代,路是没有准备好的,不可能将原来适合马车的路修成适合汽车的路,汽车行业再发展,等不及。汽车行业只能在现有的马路上行驶,这样刺激适应汽车的路有需求出现,修汽车的路有利可图,于是路车协同就慢慢形成了。
开创ShoppingMall的年代不能十分确信这是一种很好的业态,等到它真的能吸引到流量时,商家才趋之如鹜,形成了商家和房地产业主相互促进的关系。
“协同”事实存在,却不能指望协同,协同是用来吆喝的。
举个例子,移动设备厂商每推出一代新产品,都鼓吹协同,畅想各种应用价值,虽然单薄乏力,总比啥也没有强。但移动设备能推销出去,其实靠的不是厂商鼓吹的应用和协同,而是,消费者会为此买单。它的链条是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共同鼓吹新技术,消费者趋之如鹜的买单,商业链条就打通了。一旦积累了足量的消费者,从各个角度洞察商机的厂商就会嗅到机遇,真的就会开发出来一些很有价值的应用,于是,商业就健壮的循环起来了。
但是,所有的条件都是尽量被利用的。
前面那句话让你抛弃幻想,不要做不靠谱的事,不要指望和别人、别的技术协同,那样做会落后的。而这句话则是抓住机会用的。
平板电脑在iPad之前已经搞过好多年,都没成气候。乔布斯也在关注这个机会,直到他认为处理器的能力以及触摸技术已经达到他要求的程度,才开始下手,后来就成功的引爆了平板电脑的品类。乔布斯就是抓住了上游硬件能力达到一定技术程度的条件。
再举一个乔布斯的例子,1997年,他重回苹果后,大概在2000年参观日本公司,发现了一个微型硬盘,他就琢磨这个东西有啥用,后来就做出来重回苹果后的第一款创新产品iPod,口号是将一万首歌曲装到口袋里。
很多生意都是洞察到每个条件,并加以利用促成的。
瑞幸咖啡利用了送餐公司大量外卖人员的条件,开发出了送咖啡的模式。顾客主要不在店里坐两个小时消费一杯咖啡,节省了房租,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咖啡的成本。所以,瑞幸将咖啡饮料化,客单价比星巴克砍了一半下来。
大概20年前,很多人就想在电子地图上挖出商机,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人们给地图上的商机赋一个概念,叫做LBS(本地位置服务),服务啥没人知道。直到十几年后,智能机成熟,定位和地图关联在一起,人们利用这个条件,成功的开发了网约车,送外卖等实际的、被广泛应用的服务。
大概2014年左右,Sopping Mall业态趋于成熟,有的饭馆就抓住了Sopping Mal的流量红利,开出了很多连锁店,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这些并不是大海捞针一样的稀有案例,事实上,大多数的行业都在不断的,不知不觉的变化中,例如细分市场的变化,周边技术条件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催生了大量商机。
抓住这些商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运气超好,就是蒙对了。第二,就是有很好的商业敏感性,善于洞察,预知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进行针对性的布局,抢占有利时机。
华为基本法中有这样一条:
【第二十六条】顾客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引导着我们的产品方向。
我们的产品开发遵循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广泛开放合作的原则。在选择研究开发项目时,敢于打破常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要善于利用有节制的混沌状态,寻求对未知领域研究的突破;要完善竞争性的理性选择程序,确保开发过程的成功。
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
关键是第一句,堪称神来之笔,相当于韩信被杀之后,刘邦的“且喜且怜之”。1998年3月23日颁布的基本法,怎么能够想出这些深刻、悠远的道理?
当然,这句话在华为公司没有被强调和重视,倘若能把这句话深刻理解并且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必然能够催生很多价值创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都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需要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