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清华 X-lab 未来生活创新中心创始人。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决胜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商业模式课》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2年11月27日    沈拓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自秦汉开始直至民国创建,漫长的封建时代延续两千年左右。在封建王朝的治理过程中,贯穿了许许多多围绕资源配置的体制变革,其中一个重点即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上。

秦一统天下,开始施行郡县制,这是整个国家政治管控机制的一次重大变化。相对于郡县制而言,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代大多奉行分封制。这两者隐含着巨大的理念差异。从管理的角度看,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分封制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授权行为,对于被授权者授予其所辖区域的全部权力,包括征收赋税、建立军队、人事任免等等。被授权者事实上成为了被分封区域的国王,掌握着区域内生杀赏罚的全部权力。例如,在西周立国之初,论功封赏,姜尚被封为今天山东一带的齐国之主。这个封赏是可以世袭的,因此,姜性就成为了齐国的国性代代传承。其它各国也与之类似。这样的时间长了,就势必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王国,与中央政府开始脱离,而中央政府对此无能为力。这是形成所谓“礼崩乐坏,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的体制性原因。为了走出从分封到分裂的怪圈,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后开始施行郡县制,各级政府、各级官员都以皇帝为统一领导,资源配置的终极决策权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不允许出现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国中国,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到了西汉时代,刘邦在建国之初,在两种体制之间做了一项妥协,但后来看这种妥协事实上是非常失败的。那就是刘邦仍然沿袭分封制度,但为了杜绝可能引发的分裂,西汉帝国高层在一个叫做白马的地方开会,约定“非刘不王”,也就是只有刘姓宗室有资格封王,外姓人一律不准封王。刘邦原以为都是刘姓自家人,可以杜绝分裂与背叛,但后来的历史进程与他的预期大相径庭。

例如,汉景帝时期,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偏爱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甚至发展到了逼着汉景帝在升天之后将帝位传给刘武,而刘武也因母亲的庇护而拥兵自重,甚至敢于派刺客到京城刺杀大臣。这毫无疑问严重削弱了帝国权威,甚至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再如吴王刘濞,其管理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刘濞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在历史文献中,吴王自己也承认“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当时,同类的诸侯国多达二十二个,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个城,楚国有四十多个城,有的诸侯从来不进京面圣,这样的状况如果长期延续下去,势必尾大不掉,成为帝国统治的心腹大患。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晁错策动并开启了西汉王朝的体制改革,其核心即在于削藩,也就是通过削减封地而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强化帝国中央的统治权威。

晁错,豫州颍川郡人。他学习的是法家学说,文字功夫不错,成为太常寺的一名小官吏,后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能言善辩受到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的器重。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即已经开始得到充分的信赖与任用,被任命为光禄勋属官中大夫,这个位置是三公九卿之一,执掌宫掖门户。到了汉景帝时期,晁错更是如同坐了直升飞机一样,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地位仅在丞相之下。

晁错启动体制变革的背景是,一方面自己作为高级官员,深得皇帝宠信,望高权重,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汉景帝对于诸侯国日渐强大,难以驾驭极为不满。而诸侯国也确实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管理之举时有发生。而且在私德上,诸侯王也极不检点。如胶西于王刘端,为人狠戾,数犯法,擅杀帝国中央派驻到当地的干部。江南易王刘建、中山靖王刘胜好酒喜色,残暴骄淫,犯下诸多不堪的丑行罪行,为公议所不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各个方面看,晁错策动体制变革,开始推动削藩都是合适的。汉景帝二年,晁错上书《削藩策》,经过庭议讨论,帝国决定全面启动体制变革,其主旨即在于通过削减诸侯国封地,强化中央政权的垂直管控能力,具体举措包括楚王违犯汉丧制,被罚削去东海一郡;赵王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私卖官爵,削去六县。看得出来,这些削藩动作只是第一步,变革将沿着削弱各国实力、强化中央权威的大方向进行下去。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最后汉景帝免除了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削减了王国官吏,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只能衣食租税,再加上汉武帝施行的推恩令,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大为改变,因而强化了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但回到刚刚启动帝国体制变革的时点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变革只是刚刚开始,离最终成功差得还远,变革的轨道极有可能随时中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针对削藩的抵制性力量非常强大。

首先,各诸侯国实力强大,包括前面提到的齐、楚、吴均具有较强的军事与财政实力,加之削藩策一推出也没分个轻重缓急,一出手就是针对所有藩属国,这极有可能带来各国抱团以枪杆子反对变革。

再有,当时朝中的舆论环境与政治环境对晁错非常不利,史籍记载,晁错是一个“峭直刻深”之人,大意就是一个严厉刚直,苛刻心狠之人。从各种记载来看,晁错确实属于非常执拗耿直的人,因此人际关系极差。包括前丞相申屠嘉、现任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一大批高官与晁错的关系很差,对于削藩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因此,对于变革者晁错的变革事业来说,几乎可以说充满了内忧外患,变革的可持续性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变革者不仅要对提出变革负责,更要对变革的可持续推进负责。变革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以有章法的预案击退各种潜在的挑战,为变革保驾护航,使变革可以延续。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晁错显然没有对体制变革的可延续性作出充分的预案准备,使变革几乎中途夭折,自己也落得被腰斩的惨烈下场。

首先,削藩几乎必然激发各国的武力反叛,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在讨论削藩策的过程中,汉景帝曾经问晁错,如果因为削藩引发叛乱怎么办?晁错坚定地认为,这些藩属国“削之亦反,不削亦反”。这说明晁错也认定藩属国的军事叛乱是必然的。但是,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既然看到了这一点,为什么晁错与汉景帝在削藩变革的同时没有任何军事上的准备呢?例如列重兵于吴、楚边境处,虎视眈眈,对各国形成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以配合体制变革?从历史进程来看,配合体制变革的军事威慑预案根本没有,这样的变革显然是缺乏准备的。事实上,当削藩策一出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一些诸侯王立刻起事,包括吴、胶西、楚、赵、济南、淄川、胶东等七国举兵叛乱,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天下为之震动。在这种情况下,情势危急,晁错却给汉景帝出了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他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晁错自己留守京城。把危险留给别人,把安全留给自己,这让时人与后人都无法理解。在苏轼的《晁错论》中,就直言不讳地批评道,“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这意味着晁错的做法根本无法让人认同。因此,总体来看,晁错对于体制变革的军事威慑预案准备不足,是导致变革几乎流产、帝国政权几乎被颠覆、自己被腰斩的重要的原因。

其次,晁错过于看重老板汉景帝对自己的信赖,错误地以为这种信赖是永续的、无条件的,而忽视对于朝中其它政治力量的充分整合与引导。如果他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相信晁错的人际关系不会这么糟糕,相信他会通过与朝中各位大佬的充分沟通,对削藩变革的方向与路径达成一致认同。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便七国起兵叛乱,大家也会齐心协力,以暴制暴,强行推进变革。但事实上,当七国打出“诛晁错,清君侧”旗号的时候,汉帝国内部各种反晁错的力量集体反弹。被称为“无双国士”、在朝中威望极高的袁盎立刻向汉景帝提出建议,建议诛杀晁错,不给七国以反叛口实。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也集体向皇帝建议,“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景帝也放弃了对体制变革发动者晁错的保护,晁错就这样被腰斩于市。刨去个人关系的原因不谈,之所以这么多朝中重臣集体反弹,足以说明变革的必要性、变革的策略还远远没有达到大家的共识,大家从根底上就不认同,由此可见变革者晁错对于各种力量的整合引导之弱。

再次,尽管后世普遍认为削藩变革的方向是不错的,但是,晁错对于如何稳妥平滑地施行变革似乎也缺乏预案的准备。一定要一次性对付这么多藩属国,是否可以分个轻重缓急,徐图进取?除了强行拿掉藩属国的领地,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么?事实上,借鉴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削藩政策,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晁错的变革可以做的更聪明一些。汉武帝元朔二年,帝国中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也就是帝国的行政体系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这种形式非常柔和,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直接削弱藩属国的地盘,因此避免了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同时,随着一代代的传承、分封,各个藩属国被逐渐分隔成为越来越小的一个个小封国,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此类模式毫无疑问比晁错的变革更加缓和而效果彰显。如果晁错在提出削藩的同时,做好准备功课,以如此细致缜密的方式推行变革,相信变革的阻力和成本会大大降低。

事实上,很少有变革能够一次性成功,再高明、再正确的变革也可能在实施途中夭折。尤其是关乎各方利益变动的体制变革中,变革方案必须对潜在的阻力给予足够的预案考量。对于重大变革从威慑、引导和诱劝三个方面发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发挥功效的。

威慑力一般是针对潜在的挑战者。例如,在历史上,当完成王朝的初步建立或结束对区域反叛势力的镇压之后,为保证长治久安,大多都会将当地名门望族迁往京都,置于中央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在秦一统六国之后、在诸葛亮完成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收服之后,都曾经采用过类似举措,这事实上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号,传递的是对反对力量的威慑意图。

引导力往往在当变革重大到一定程度时发挥作用,一个组织将变革置入到自己的核心纲领文件中,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对组织的变革方向指引,引导各类力量明确方向、形成合力。

诱劝力大多是针对变革的直接受众,为了使其消除戒备心理、补偿其因变革而遭受的损失而采用的机制。杯酒释兵权是历史上最经典的诱劝力的实施案例,宋帝赵匡胤以足够的经济上的补偿,说服一众开国将领放弃政治与军事上的权力。

在组织的重大变革中,潜藏的阻力注定不小,为了使变革的轨道不至于中途断裂,变革领导者有必要在变革方案中,对各种挑战进行足够的预案准备,为变革方案中注入威慑、引导与劝诱的要素,力争使变革可以平顺进行。

本文摘自《变革的智慧》,作者沈拓

1.png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一份记载失败的成功者简历》
这是一位伟人的简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一次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争议员;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两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占了大多数,但最终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越过坎坷,抓住机遇。而我们能否跨越必然经历的失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心态上把失败当作我们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句号才会是成功。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沈拓课程
沈拓观点
沈拓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