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磊
战略是量化管理体系的第一契约。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
可以说,一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如果没有对战略目标达成共识,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各自的想法展开行动,当然,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组织效率低下。在世界所有高效组织中,无一不对战略规划有清晰地描述,只有当组织的前景确定之后,组织成员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展开各自的工作,组织结构之间的摩擦才会越来越少,配合越来越默契。
很遗憾,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没有战略,有的企业老总的想法就是战略,并且这样的战略是经常更换的。我们前进的方向总固定不住,今天向东,明天转向东北,后天有可能掉头向西。这也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国际化企业的原因之一。
企业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不能被执行的战略是空想,没有长远目标的行为是盲动。没有建立起战略契约的组织,无法确定统一的行动方案。
企业战略是1965年美国管理学家安索夫(Ansoff)在《企业战略论》中最早指出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含义一般是指: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实施步骤做出总体性的谋划。企业战略具有对整体市场综观全局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对所有企业运作的商业元素与关系的透视性、相关性、前瞻性、客观性的思维。
战略规划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组织内所有成员第一个要统一起来的契约。一个没有战略契约的公司,就好像心率不齐的病人,心脏搏动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超前、一会儿又滞后。如果一个公司没有战略契约的话,我们的体系、组织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像心脏跳动一样,没有固定的频率,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所以,战略契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机体长期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率不齐你还可以暂时活下去,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
那么,有人说,我的企业有战略,我的战略就是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还有吗?没了,就是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注意,这只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战略,更不是契约,战略不但要清晰目标,还要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远不是这么简单。
战略规划的三条基本要求
第一条:战略规划必须要书面化。
没有存在于头脑中的战略规划,如果在领导者自己脑子里的话,那不叫战略规划。你的想法只在你自己的头脑里面,所有的员工都不知道,那怎么保证执行?战略规划本来是用来统一大家思想的一个方法,所以一定要书面化,大家都可以知道。
第二条:战略规划一定要完整。
在书面化战略的时候,战略结构一定要完整,该写的东西一定要写上去,不能有的写有的不写。战略由四部分组成,战略整体目标,战略阶段目标,执行策略,评估标准,四者缺一不可。
第三条:战略规划必须要进行全员的学习和宣传。
如果你的战略规划写完了以后,没有对员工进行宣导的话,战略规划等于没有,因为战略规划是统一思想的,都不知道就不行,所以一定要反复地对员工进行宣导,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
前一段时间,我和某公司的总裁探讨问题,他公司所处的行业现在遇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是一家生产小电器的公司,经常给美的做一些配套设备,美的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自己其实不知道做什么好。
因为在组织内部没有达成统一的契约,他的资金配置很混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资金应该怎么调动。到底是卖自己的品牌呢?还是替美的做配件加工?资源怎么整合?这两种想法整天都在他的脑海里争吵,在争夺资源,其实,这实际不是一个平衡资源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缺乏一个战略性的发展目标。
现在大家都面临经济危机,最好的救火方式是什么?其实火不用救,因为经济危机来的速度还没有那么快,虽然销售额下滑了,但是一时半会儿你的公司倒不了,除非你的公司太小了,或者对于出口依赖太大,否则短期之内你还不会遇到立刻倒闭的风险。这时候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立刻把公司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确定好,并让组织内部形成统一的共识,也就是建立起契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整合资源,躲开那些浪费资源的领域,所以一定要先从战略入手。
事实上,我现在在广东省很多企业的咨询工作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刚做完战略规划以后,大家都有同一个感觉,其实我们的事业很有希望的,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很有希望。没做战略规划之前,很多企业家都打算放弃,最好这个事别干了。
那么,什么样的战略规划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呢?我们怎么做,才能量化战略目标呢?现在世界上对于战略的描述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企业发展的远景;第二是企业发展的使命,第三是企业发展的价值观,第四是5—1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完成了这四部分内容,战略目标的描述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