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国际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专家 《拐点-战略突围与管理精进》《人力发展与培训计划》《动态环境下的战略思维与管理模式》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4月12日    林正大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有一回我主持战略研讨会时,一位老总问到:『为何许多知名企业聘任世界级的顾问,却还会遇到战略性的失利?』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战略的制订过程无非是分析、制订与执行三大步骤。

    著名的顾问公司和美国的医疗界是一样的,在分析方面尽可能确保细致化、科学化,因为在报告上留下的分析数据与思路是可以被检讨的,因此一般而言不会犯下逻辑性的谬误,而根据分析结果选择何种战略,除非该顾问具有高度的整合与创造力,否则85%的战略模式是由分析结果推论出来的,基本上也不会犯大错,因此最大问题会出现在执行面。

    执行面的问题不论是企业不会做,或者推行遇到阻碍,或者资源不到位,或者不能贯彻到底,总而言之,就是执行不当。所以才会出现老鼠开会,想出在猫的脖子上绑铃铛的战略来,至于哪只老鼠去绑这个铃铛,那是执行的事。

    一般制订战略的思路是先把公司的环境、资源与能力视为一个『常数』来思考,(当然这个常数会随时间而变动),亦即在分析阶段,便把环境、市场、对手、自身的条件通通加以深入研究分析,并做出SWOT总结(强处、弱点、机会与威胁),根据这些要素,参考企业期望达成的战略目标,接下来便认真思考有哪些方案可以实现这样的愿望,最终加以比较,选择其中几个较佳方案。

    当以这种思路来进行战略规划时,目的很清楚便是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以『赢得此阶段的胜利』为努力的核心,『能力』被视为一项参数,而不是努力的重点,因此作战过程,集中在各种战略活动上,但没有针对能力做『系统性的努力』。既然能力没有系统性的提升,当然无法创造长期的竞争优势。

    而这种以胜负订战略的思路更会带来企业短期思考的模式,并以成败来论英雄,企业的经营者与各部门主管也被迫在意短期的考核指标,长期下来会导致某些严重的后果。

    曾经有一位世界500强台湾地区的总裁为了符合集团的战略目标,在占有率、获利率两大方面取得佳绩,采取英明的策略,结果三年下来这位仁兄光荣升迁为亚洲地区副总裁,接任者却苦不堪言,开始尝恶果,人员士气低落(三年来的过度劳累、缺乏培训、承诺尚未兑现),机器设备老化来不及更新(因为更新要增加投入,账面会不好看),研发力度没跟上(三年前很有竞争力,可是对手已经跟上),这时接任者不论想出哪招,都已经招招无效。如果不探其究竟,我们会以为接任者能力不足,领导不行,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战略是为了获胜是天经地义的,重点是不要本末倒置,倒因为果,企业要成功一定有相对应的条件,我们把他称为『能力』,没有能力而获致成功是侥幸,称为『浪得虚名』,有实力得到成功称为『实至名归』。当然有时企业相对实力是弱小的,但也可以成功,这是以『相对优势』或『灵活』来获胜,这也是另一种能力。因此企业要成功,关键点在于必须以『能力』为核心来发展企业战略,而成败只是检验能力的指标。只要核心能力持续积累,便可以得到真正的胜利。这种思路,不仅在经营企业上应该如此,经营人生也是如此。

    当然有些人也会辩称,现在许多企业不也是以核心竞争力为主吗?是的,但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在深层次的认知上还是停留在以『胜负』为目的,而不是以积累『能力』为目的。看看当获利下降时这些企业采取的行动便可以了解背后的逻辑,这些企业往往削减人力、培训、研发、与服务的费用,而这些的削弱,是否正降低未来的竞争力呢?如果这些企业深信能力是最重要的,那么哪些该舍,哪些绝不能舍?不就明白了吗?

    我们看看中国企业在各个行业的大战,不都是以争排名,争占有率,争知名度或老总的曝光率为依归吗?新年度开始,也许该有个新思路,在混战中更宁静,在浑沌中更显智慧,中国企业应该发展以『能力』为核心的战略,鸭子划水也好、快速起跑也好,总而言之,急起直追,方能在长远的未来获得一席之地。
能力是永远的筹码,是获得长期成功的唯一保障。建议作为经营者的您,应该多思考『我的企业应该培养什么能力?去年我们的核心能力提高了吗?今年又该提高什么能力呢?』(完)

    林正大先生现任林正大管理研究中心创办人、北京圣吉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SMART LEADER GROUP首席顾问、中外管理杂志特聘讲师、多家企业经营管理顾问、杂志专栏作家、中央一台“半边天”生活运筹学主讲贵宾。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林正大课程
林正大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