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转型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就是回归商业的本质,回归市场营销的原点——选择目标市场,做好市场细分,市场营销,就完成了一半。
有些人靠着信息不对称来忽悠大家,其实很多概念都是老生常谈。什么迭代、极致、参与感、体验、免费等,统统是20多年前在西方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人家一直就是那样做的。
只不过很多人不了解,与西方优秀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有20年左右的时间差而已。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如果你相信了这句话,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呢?
其实,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变量转化为常量,找到变化背后的逻辑,从而发现逻辑背后不变的本质,这才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不要以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一切都变了。
为什么说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呢?
因为,任何企业都必须基于利他的理念去帮助目标客户群解决特定的问题。通过挖掘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给出让客户难以抗拒的独到价值产品。要么提高幸福指数,要么降低痛苦指数,这就是永恒的,不变的商业本质。
首先,利他的理念是管理哲学,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一个企业不认同这个哲学,没有把这个哲学转化为企业文化,企业就成了以逐利为目的的赚钱机器,就注定了走不远。
不管这样的企业在短期内多么成功,都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更不要指望有信徒级别的客户。
其次,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市场营销的第一步,也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做的。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目标市场的概念,就只能走抄袭模仿的道路,跟在别人后面走。经济形势好就赚钱,经济形势不好就赔钱,甚至被淘汰。
只有明确了目标市场的概念,才能聚焦,才能有针对性地做文章,才能建立根据地。
第三,向目标客户提供有独到价值的完整产品。这也是永恒不变的理论。
只有理解了完整产品的概念,企业才能基于对客户未来需求的预判去形成独到的品牌定位。即某某品牌以什么著称,找准企业未来3到5年的着力点,并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品牌个性,建立竞争优势。
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家很难静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
很多人张口闭口都是马云,任正非,王健林,好像不拿他们做标杆,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话。要知道他们是亿分之一的幸运儿,是不可重复的。我们大多数企业家和经理人,唯有脚踏实地做点小事才是正路。
只要把握好商业的本质,企业就有未来。煽动民族情绪是一把双刃剑,玩不好就伤了自己,当年联想有过教训,希望华为、中兴等不要重蹈覆辙。当然,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很多人可能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