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摄
自从2012年执掌格力电器以来,“话题女王”董明珠就一直占据着各大媒体头条。她的每一次争议,也都无不与格力的发展有关。
11月11日,天猫“双11”狂欢购即将落幕时,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媒体界和家电行业,“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一石激起千层浪。据媒体报道,珠海市国资委在10月18日对格力集团发出通知:“免去董明珠同志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随后,该消息得到了珠海和格力方面的确认,双方均表示系董主动辞职。然而,和此前的多次集中报道一样,董明珠此次辞任事件,也将众多观察人士的注意力,引到了格力电器自身的发展上了。
执掌四年,力排众议
2012年,董明珠开始执掌格力。在这此后的几年,格力电器在营收上出现了不小的起伏,而这样的起伏,也让掌舵者董明珠遭到了不小的非议。
4年前,董明珠接手时,格力电器的营收是993.16亿,2013年突破千亿达到了1186.28亿。营收的峰值则在2014年来临,这一年,格力电器的营收达到了1377.5亿,坐稳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的宝座。但是到了2015年,格力的营收却出人意料地跌到了977.45亿。
不过在这期间,格力电器的利润也在逐步攀升,从78.3亿到108.7亿,再到141.55亿。在今年10月28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让董明珠引以为豪的也是上升的利润,即便是在营收下跌的2015年,利润率也高达13%,而在2011年时,利润率只有6%。
对于这样的成绩单,历来争议不断。广东一位百亿级企业的老板在谈论董明珠时说到,董的成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这位“巨人”指的便是董明珠的前任朱江洪。认为格力2014年的成绩是朱江洪时代格力的延续。
而挺董者则认为,在过去的几年,正是中国家电市场由“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的关键之年,格力电器的利润不降反升,正是说明了格力电器自身结构的优化。
除了利润的亮点之外,格力在多元化方面的尝试,也都打上了董明珠的烙印,比如大松电器的问世,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投产,均是格力在空调领域之外的表现。当然,最令人关注的还是生产格力手机和收购珠海银隆两大事件。
“专业化”要转型,路在何方?
一直以来,格力所标榜的都是专业化,从“好空调,格力造”到“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再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的专业化也为格力空调在品质上赢得了不少的赞誉。
但是,当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达到瓶颈时,转型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选择。格力的转型之路就是从专业化到多元化。
根据格力电器的年中财报,空调依然是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家电制造领域,格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442.9亿元的收入,但是仅空调就有419.8亿元,占了绝大部分,而生活电器的营收仅有7.68亿。
同时,空调市场也已经达到了饱和。在10月2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在解释多元化时给出了两个理由,第一个便是“格力在空调领域已经超过了40%的份额,再有增长空间也不大了,必须要扩张。”
转型期的格力招来了不少争议,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的美的。2010年,美的的营收超过千亿,来到了巅峰期,但是当管理层意识到原有模式难以继续的时候,毅然选择了转型,美的的转型则是“瘦身”“强骨”。
之后员工下岗、厂房关闭,转型给美的带来了不少阵痛。与此同时,在此后的几年,美的的营收也出现了不小的下滑,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美的集团董事长也是备受质疑。
“当时媒体的负面报道也是非常多”。一位经历那次转型的美的员工在向南方日报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况时直言。
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是家电行业资深的观察人士,在此之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美的的转型时机拿捏得非常好,如果再晚一年,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
那么如何看待今天的格力?当记者再次联系她时,则表示不好发表言论。
多元化发展落点备受争议
虽然在此之前,格力已经有了多元化苗头,但是正式宣布多元化战略,还是在今年7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并由董明珠在论坛上宣布,格力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横向来看,格力的产品覆盖空调、冰箱、生活电器、手机、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各个领域;纵向来看,格力形成了从元器件、加工设备到产品以及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生产制造、合理回收的生态系统。在这其中,格力手机和收购银隆则是最受关注和争议的两点。不少人认为,对于格力来说,这两项业务与主业务并无多大关系。
11月11日,在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董明珠曾对手机和汽车作出过回应。她认为,手机在未来的智能家居里必不可少,格力的智能化体系可以体现在手机端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董明珠则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看中市场潜力和政府支持,二是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落地,使格力品牌走向世界。
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也肯定这些观点,他告诉记者,这两项发展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之前的产业具有一定关联程度的,是有关联性的跨领域。比如在新能源方面,格力中央空调会涉及到光伏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
不过,格力选择与银隆联手,还是出乎了不少人意料。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是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特斯拉采用的就是松下的锰酸锂电池。而银隆所主打的则是钛酸锂。中国电池联盟秘书长王磊在此前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钛酸锂电池在市场上的份额不到5%,并且国家尚未有此类能源的补贴政策。
今年6月份,董明珠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了对钛酸锂的认可。她向记者表示,几年前,她购买了一辆特斯拉,发现在夏天时,需将车子放在阴凉处。而银隆的钛酸锂电池则可以在高温60 、低温50 运行,她看中的正是钛酸锂在这方面的优势。
此外,来自银隆方面的介绍,钛酸锂也有长寿命、快充放、高安全的性能。比如,寿命可以达到10年循环,可以在零下40 和零上60 的温度之间运行,还可以6分钟快速充电。
辞任疑云:只为持股?
争议中的董明珠在11月11日这一天,在舆论中达到高峰。当天,有媒体报道,珠海市国资委在10月18日已发出通知,免去了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的职务。
此后,该消息被珠海和格力双方确认,双方也均表示系董主动辞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件中,珠海国资委用的是“免职”通知。
对于此次“请辞”,珠海市国资委给出的解释是,“根据中央的精神,原则上要求集团领导不再兼任上市公司高管。”并表示“现在国资委是在慢慢理顺这个关系,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不会影响到格力电器的经营。”
8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规定“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持股”。
根据《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分别选择5-10户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可从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中选择10户企业,开展首批试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格力电器作为珠海市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可能被列于首批试点名单中。而董明珠持有0.74%的股票,正是格力电器第十大股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0月18日发出来的通知,为何到11月11日才被披露?此外,在10月31日的第三季度财报中也写道,“自然人股东董明珠女士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并兼任第一大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就此问题,记者向格力电器方面求证。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并未得到回应。
张彦斌向记者表示,对外发布滞后,有可能是因为珠海市国资委尚未找到合适的继任者,担心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也有可能是为10月2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做准备,提前为董明珠增持股份扫清政策上的障碍。
不过,张彦斌也表示,董明珠职务的调整属于上市公司重大的人士调整,按照相关规定,应该及时进行通报。而对于此次董明珠的辞任事件,相关部门需要介入进行监管。
企业换帅,转型多变数?
作为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格力集团董事长换帅,会对格力电器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是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根据格力电器的财报,格力集团持股比例达到18.22%,是第一大股东,董明珠则持股0.74%,是第十大股东。在上市公司里,股东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提出的决策需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拥有股权多者,话语权往往越重。
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董事长和作为自然人的第十大股东,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可能会减少董明珠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的话语权。“在以前,大股东往往会和格力电器董事会保持一致,但是现在董明珠不再担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原有的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或被打破。”该人士说。
不过,珠海国资委在此之前回应中作出强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工作。而格力方面则表示,董明珠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格力电器上。
在张彦斌看来,董明珠辞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是否会对格力电器经营造成影响的问题,目前来看,还是不存在或者不明显的。董明珠虽然不再继续担任格力集团的董事长,原本的决策便利性降低,但仍然是格力集团委派至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具有绝对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