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私有化,推行市场导向的改革,是使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重回正轨的唯一路径。由于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改革方向的不明朗,企业眼下都不愿大规模投资。目前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政府身上,在政府政策明晰以前,没有人愿意做出资本支出方面的决策。
SOHO中国拥有超过150亿人民币(合25亿美元)的现金,但在北京方面给出“明确的政策方向”以前,该公司不愿对如何使用这些资金作出重大决定。
近期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这缓解了有关中国可能滑向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但鉴于中国领导人试图控制持续多年的信贷膨胀以及庞大的影子银行系统,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一个颇为困难的时期。很多观察家此前曾寄望于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掌权后能够推出新的金融改革措施,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举措寥寥。
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些小的政策调整,例如近期贷款利率自由化的举措,但其注意力主要集中于防范经济严重滑坡,为此还沿用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老办法。
在应对西方金融危机时,中国同样采取了这种办法,只不过力度更大。当时中国出台了一项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该计划导致了目前的很多债务问题。
随着刺激方案的推出,资金直接流向了国有经济,立刻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实力,而削弱了私人部门。
人们对于新一届领导人的期望是:带动经济重新走上正轨,让私营部门发展,这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随机读管理故事:《从商人到副总统之路》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他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终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惊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经营银行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点评:俗话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说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两种谋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气,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