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已经发出明确指令,下属却总是拖拖拉拉,不能马上执行,这可能是许多领导者都曾遇到过的问题。公元1898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光绪皇帝也曾为此大光其火。
当时,维新派提出了一系列变革 方案,其中包括裁并闲职冗员的行政变革 ,光绪也做了明确的批示,但有关大臣就是一直拖着不办。光绪最终大怒,要求大臣们明确表态,人人过关——这意思很明确:支持变革 者上,反对变革 者下,没得商量。
先不说众大臣是如何表态的,且来分析一下大臣们为何胆敢拖延光绪的指令。原因其实很简单,行政变革 要裁并冗员,直接损害自己和同僚的利益。就算你足够高风亮节,别人呢?被裁掉的人失去了饭碗,会不会找你拼命?侥幸留下的人要多干工作,会不会恨你?你得罪了同僚,以后还怎么混下去?前面是地雷阵,是万丈深渊,傻子才会往前奔。但皇帝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他说出话来又没有人胆敢反驳,只好能拖就拖了。
细想一下,拖拉这件事固然有执行者个人的问题,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领导者身上。
有些领导者优柔寡断,朝令夕改。如果你接到指令立刻去执行,结局肯定是,你已经做得八九不离十了,他又有了新的想法,需要你做新的方案。这样你越积极主动,做得越快,麻烦就越多,白白浪费时间、精力不说,还有一堆烂摊子得收拾,特别是一项任务牵涉到许多人时更是如此。如此折腾上几次,吃上几次亏,领导再有指令,你肯定是拖一拖再说了。
有领导者对工作量没有标准,只是一味鞭打快牛,却没有给相应的回报。你把手里这件事做完了,他马上就给你计划 下一件事,做得越快,任务就越多,最后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而且,做得越多,出错的机会就越多,你这边累得半死,其他拖拖拉拉的人却悠哉游哉,还不断挑你的毛病。到了这时,你也只能长叹一声,改掉高效、快捷的恶习,跟着大家学习拖拉,学习装着很忙了。
有些领导者自己不想负责任,下属当然更不愿意背黑锅。当年李自成对北京发动总攻势前,曾派人与崇祯议和,说割地赏银即可退兵。崇祯请内阁首辅魏藻德做决断,魏藻德却一言不发。王国华曾撰文分析说,魏心里很清楚,自己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断,最终都难逃干系:说不可议,李自成攻进来,自己有亡国之责;说可议,双方谈妥,李自成退兵,崇祯会拿他当替罪羊,说他卖国。天下是崇祯的,崇祯让自己做决断,明显是不想负责任,自己也只好三缄其口,一拖了之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面所说过的,领导的指令不具可执行性,或是执行后会有很大负面效应,但是领导决心已定,无法改变,也就只好先拖上一拖。说不定拖上一段时间,形势有所改变,这个指令就过期作废了;或是领导有了新的想法,或是更周全的决策,那旧的指令就不用执行了;再或者,拖一段时间再向领导进言,他也许就容易听进去。在这时,也确实没有比拖更好的办法了。
回过头来说光绪的行政变革 。光绪要裁并冗员,大伙儿就先拖着;他要大臣们表态,李鸿章就与其他大学士联名上了一个折子,一方面承认裁并冗员是应该的,而且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又提出,此事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应冒昧从事,应制定出更合理、严谨的计划,对裁并的冗员也要有妥善计划 。此折获得光绪首肯,下诏准行。
其实李鸿章此折貌似中肯,本质上还是在耍滑头,在找理由拖延。而他的“拖延神功”显然很有效果,戊戌变法有如昙花一现,百日之后即告失败,所有新政都被废除。大伙儿再也不用为行政变革 而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