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面对如此巨大的中国市场,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达理先生表示:“在未来十年,可能有接近70%的全球的增长将会来自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你想要进入中国,想要扎根中国市场,你最好直接到中国来。这不只是简单的制造,还涉及到与设计、了解市场及工程、 销售 、售后服务等相关的一切。我们必须要去竞争,而且我们必须要成为中国式的竞争者。”
 
    从2005年起,霍尼韦尔开始在中国推行"东方服务于东方"和“东方服务于西方”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就是,以霍尼韦尔全球资源的杠杆作用来推动公司在中国的本地创新,通过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确保中国客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都能取得成功。
 
    东方服务于东方,从人才和本地研发开始
 
    “东方服务于东方”战略,并不是简单地推出一些服务于中国市场的产品,而是思维模式的彻底转变,其中包括一整套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人员设置上的配套和调整。
 
    霍尼韦尔实行人才本土化,为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基本保障。霍尼韦尔亚太区的高级管理层中基本上都是熟悉中国文化的本土人士或者华裔。霍尼韦尔在中国负责研发的团队已扩展到1400多个员工,将近80%的员工都在从事为“东方服务于东方”的产品创新。而其中负责涡轮增压器的研发人员则是100%服务于中国市场。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先生表示:“东方服务于东方战略能取得今日的成绩,重要的是这一战略也在改变着公司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让我们能更好地聆听客户的声音,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市场最需要的产品。”
 
    截至2012年12月底,霍尼韦尔本土研发团队五年内在华产生了超过300项国内外专利及专利申请,2012全年专利申请数为2007年的5倍。立足本土市场的研发投入与十二五规划相吻合,不仅为霍尼韦尔在华各项业务带来更强大的竞争优势,也为中国带来更多清洁能源、能效、环保和安全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做中国式的竞争者,贴近中国客户
 
    做中国式的竞争者,意味着要霍尼韦尔做中国最好的跨国企业,同时具备跨国公司的全球规模、研发实力、国际品牌、成熟运营模式,和中国本土优秀企业所具备的市场灵敏度、发展速度、客户贴近度和成本优势。这表示霍尼韦尔的产品必须是客户所需要的,并以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对市场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最适合的价格提供给客户。
 
    发展绿色产品和技术深耕中国市场
 
    在能源供给日益严峻、碳排放压力渐高的今天,市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霍尼韦尔依托节能、安全、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在优势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着力发展绿色产品,能协助中国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我们公司一半以上的技术和产品是与节能增效相关的。如果美国采用霍尼韦尔现有的节能技术,其节能减排能达到25%。如果这些技术应用到中国,我认为节能减排不少于40%。”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先生说。“中国与美国有所不同,许多上世纪80年代的楼宇还没有进行设备更新,能效较低,在节能改造方面存在更大的发展潜力。”
 
    在节能领域,LED照明是霍尼韦尔在中国起步并走向全球的业务。与传统照明技术相比,使用霍尼韦尔LED节能灯,不仅能节省50%的能耗,而且安装维护十分便捷。霍尼韦尔针对沃尔玛超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需求,为沃尔玛在中国的140家超市提供创新的LED照明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每年为每家超市节省电费约12.8万美元。
 
    在环保领域,霍尼韦尔专为中国市场研发出英诺威®245fa和环戊烷的混配发泡剂体系,为国内冰箱生产商带来了高能效、低成本的保温材料。
 
    展望2013年,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表示:“最好的才刚刚开始。两会更加明确了节能、低碳、城镇建设的发展重点,中国市场对能效、安全、航空、能源等领域的需求将进一步被激发,我们将顺势前行,继续为中国客户创造价值,为改善环境、改进生活、提高效率做出贡献。”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