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资源、渠道,或是人才管理,在经济底部购入或是分享其他公司的资源,这将有利于在和国内企业竞争时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这可能是一条更为稳妥的扩张之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陈杰接受CBN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业内看来,在经济低谷时买入各式资源,继而像“股票估价”一样获得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这就是最佳状态。
抄底渠道
这一波抄底浪潮中,民营企业的兴趣多集中在品牌、渠道以及人才方面,其中,以渠道为重,在陈杰看来,这是因为销售渠道可以给生意带来最为快速而又直接的帮助。
今年5月,大连远东集团以29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钻头厂美国格林菲尔德公司。前者是国内唯一生产高档工业级钻头集团,早在2005年就开始出征海外,但并未如愿。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钻头厂格林菲尔德的全球工具行业第二大企业美国肯纳集团运转艰难,并有出售格林菲尔德的愿望。
拿下格林菲尔德,意味着远东集团的技术迅速跨越15年,而且可以占领其8个品牌的国际销售渠道。以往要收购这样的企业,光定金就要200万美元,但这次定金缩水到20万美元。1997年肯纳集团花11亿美元才能买下的企业,最终大连远东集团只花了2900万美元就买到了。
日化企业上海家化(600315.SH)旗下的子品牌佰草集在经济高峰时与法国当地排名第一的化妆品零售店丝芙兰(Sephora)曾有过会晤,希望可以进军欧洲市场,但丝芙兰的态度始终不温不火。这一状态直到今年初发生逆转。
6月,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当地组织的联合推广中,佰草集成为唯一超过预定销售目标的品牌,超额完成60%。这一成绩拉动了丝芙兰顺利完成当地推广的原定销售目标。这令法国方面喜出望外。
之后,佰草集正式“俘虏”了丝芙兰。佰草集的母公司上海家化的高层认为这将代表更多的机会,或许其旗下的汉方SPA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时机已到。而之后的合作谈判也迎刃而解,他们在法国市场获得了LVMH的渠道,用以扩张SPA。第一站现暂定为法国,或是新西兰的皇后镇(Queen Town)。上海家化看中的,就是低谷下拓展渠道的机会。
与佰草集一样,温州企业红蜻蜓鞋业6月份确认进驻美国顶级购物中心之一洛杉矶西田(WEST FIELD)购物中心形象店,产品定价约200美元。该公司董事长钱金波在2009世界温商领袖(上海)论坛中表示:美国商业市场正值低迷环境,所以商业成本较低,入驻门槛也相对较低。
同样,中国温州民企“组团”多次前往欧洲与皮尔·卡丹谈判。半道又遭遇上海企业“抢婚”,这又成为中国企业抄底国外二线品牌的案例之一。在陈杰看来,对于国际性品牌的收购,表面看起来仅是品牌,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对于国际渠道的获取。在此之后,他们不仅获得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管理团队,还可在国内发展代理,“进可攻,退可守”。
购买更便宜的“资源”
金融危机使得收购成本、收购阻力和收购风险空前降低,中国公司要借此机会促使产业链合理地分布于中高低端,他们因此可以迅速扩展规模,并获取优质资产、人力、管理、技术等“一篮子”资源。
不少中小板公司也纷纷试水海外并购。金风科技2008年通过其设在德国的全资子公司收购德国上市公司VENSYS能源,苏宁电器、新海股份则于今年先后宣布并购日本上市公司LAOX、荷兰上市公司Unilight。通过并购重组,不少中小板优势企业从上市伊始的“小舢板”发展为拥有规模优势的“集团军”。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是在便宜购买不动产。其对CBN记者称曾在7、8月份,花了1个月的时间考察伦敦,以及纽约的房地产市场,并惊奇地发现诸多商用项目的售价已低至仅等同于“建造成本”。但是他对CBN记者表示无意向在欧美投资。
理由很简单,他对一个地区是否投资取决于两个经济指标:GDP是否增长;是否有相当大的人口容量。最终,他走出北京的第一站是上海,以“便宜”的价格买入整幢商用物业。综合看来,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接手外资前两年购入的项目。他们的理由是逢低吸纳,并抵御通货膨胀。
浙江企业美特斯·邦威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购买商铺,背后的理由也是房地产萎靡而带来的商业物业价值被严重低估。
“总之,抄底后的中国企业大有可为。通过‘抄底’各类资源,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从而在市场、资本和技术这三个因素中做到有一项领先于人,取得绝对优势。这意味着,之前那些仍在扮演OEM角色的民营企业,可能在一夜之间获得优质资源,他们还可以通过日后的整合完善自身管理流程,充实技术,拓展国际团队与市场。这是一个过程,当然也是‘抄底’是否成败的关键。”陈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