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台湾企业在内地斗法升级。近日康师傅向国家工商总局举报,罗列统一三宗罪:在多地张贴抵制“日货”康师傅传单;业务人员捏碎陈列于货架上的康师傅产品;煽动学生抵制康师傅。
康师傅被质疑是“日企”,统一同样难逃“日企”身份。康师傅和统一谁是日企?抑或都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新浪大调查数据显示,62%的网民认为“康统之争”是“两公司相互攻击”。
前者打砸抢日系车、抵制日系化妆品,历历在目。康师傅和统一如此互相揭短,试问还有人敢吃这两个品牌的方便面吗?别一不小心吃成“汉奸”,就得不偿失了。
中国加入WTO之后,世界经济加速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局面,在外资可以进入的行业比比皆是。中方和外方共同持股建立合资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变革 开放政策的初衷,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如果因为日方参股就将一个由数万中国人共同打造的品牌说成是日货,就要打倒,那真是变革 开放政策的巨大倒退与莫大悲哀。且不说康师傅、统一仅仅是有日本公司参股,就算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直接向中国市场输出了如此多的汽车品牌、车型,也不能因此就打倒日系车啊。须知,打砸日系车虽解一时之恨,然而砸掉的却是同胞买车的血汗钱和数百万同胞的饭碗。同时,等待我们的还有日本人在日本对中国餐馆、学校的打砸抢报复。
回到问题的本原,康师傅和统一是企业,既然是企业就要赢利,喊口号、验血统的目的无非是要占领更多的市场。康师傅和统一在方便面、饮品、方便食品三大阵营都是直接竞争关系,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容量最大的方便面领域。AC尼尔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康师傅在中国方便面市场占有率为55.7%,而统一仅为13.5%,难怪统一要“奋起直追”了。
市场竞争无可厚非,但若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压竞品进行恶性竞争,则非品牌企业所为。比如经历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中国乳业,面临行业信任危机,而蒙牛为了一己之利公然诽谤伊利,不仅自毁形象,而且使整个乳制品行业雪上加霜。
与其扯开嗓子对骂,不如教消费者吃面。
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1年方便面 销售 量较2010年下降了1.9%,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吃方便面的人越来越少了。何故?方便面顾名思义是为了方便而吃的面,主要是学生群体和出行、旅游的人在吃。虽然方便面的广告越做越精美,越做越勾起观众的食欲,然而充饥的主要目的依然没有改变,作为高盐、高油脂、高添加剂的油炸食品,远未上升到品尝美味的需求。而且,消费者对方便面的认同度也在逐渐降低。新浪微博开展的调查活动“你认为方便面营养健康吗?”投票,有1800多网友参与,68%的网友认为方便面“不营养健康”。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教育消费者方便面并非没有营养,让更多的人吃方便面,做大方便面的市场蛋糕,大家才有更多的钱赚,而不是目光短浅地盯着竞争对手的地盘。当然,这就要求产品的营养价值需要有一个提升。
方便面有没有可能成为一家三口居家过日子的主食?看似天方夜谭。在加多宝集团多年的运作下,王老吉由路边的凉茶变成超市、餐馆里不可或缺的饮料。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则由饮料变成上班族的早餐。一切皆有可能。
刘泳华,财经评论员,资深品牌
营销
顾问,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多家品牌、营销类网站专栏作家,《销售与市场》、《上海证券报》等媒体特约撰稿人,对IT、汽车、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品牌推广有深入研究和多年实战经验,曾服务国内外众多500强客户,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