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博锐管理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谷歌(Google)元年启动了。一个互联网服务业的历史问题重新摆上桌面:为什么把国外模式迁移到中国(CopytoChina)的公司可以成功,而直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却遭失败。Google能够成为互联网业中国滑铁卢现象的例外吗?

    互联网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有截然不同的经济特征。这里没有上下游的明确国际分工,没有代工、倾销,甚至品牌和规模优势也远不如工业经济表现得那样明显。中国不再只是被专利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世界工厂,这里是创新、表现、出奇制胜的天堂。

    网络经济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扁平化,二是地域性。前者为后者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优势:从模式到细节,从短信、网游到门户的排列方式、即时通讯的界面设计,都给那些了解本地消费需求的公司以致胜机会。

    结果Amazon来了无所作为,AOL来得不是时候,eBay被逼到了墙角上,Yahoo中国换了主人。这一切被归结为本地化问题:决策权、反应速度和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力。叉子没有筷子卖得好,对中国本地公司而言,这里就是全部家当;而对于小心翼翼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只是一块肥肉。

    所以,Google进入中国的对手不是百度,而是自己。这家快速增长的公司将会在中国再次经历“成长的困惑”。

    首先,公司的原教旨会遭遇挑战,在一个温饱(信息鸿沟)尚需要解决的国度,如何界定著名的“不作恶”原则。其次,公司的愿景也决定了中国化的复杂与曲折。显然,Google的志向远不同于那些只提供基础技术平台的科技公司,“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注定把它放在了最敏感的媒体公司的位置。这不是依靠PageRank(算法)和公共关系能够解决的。

    最后,要落实下来还是执行问题。总部对中国区的放权底线在哪里?中国市场需要的是战略制定者和战术执行者的统一,那些只能执行战术的“矩阵结构”看起来美妙,实际上却会处处受制。

    所有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对中国的理解,没有人怀疑中国是最大的金库,但谁能真正理解变革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商业规则与走势,谁能真正把握中国消费者的特征,谁就拿到了钥匙。

    即便Google中国的未来充满变数,但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到来的本身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家目光远大、价值清晰的企业会给中国技术商业社会带来“Google光环”效应。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磁场;它不仅仅是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挑战,而是对所有从事信息服务公司商业模式的重新洗牌。广告业和媒体业会受到“长尾效应”的嘲弄和颠覆,利润和规则将因为用户需求被重新发现、再次分配。

    如果Google努力在中国有所作为,毫无疑问,所有以信息为核心价值的产业都会受到威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谷歌公司(Google Inc )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谷歌是一家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业务包括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同时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
阅读更多【GOOGLE】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