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意要扯开嗓子开骂,之所以说“决策者不是人”,我在阐述的,不过是客观存在的,且正在不断强化的一种技术趋势,或者你也可以将之视为一种商业趋势;这种趋势正令大型IT公司欣喜不已,在硬件销售点的增长即将枯竭时,他们看到新的增长点。
8月初,IBM公司在中国建立分析决策中心(BA)——一个集IBM硬件、软件、咨询服务能力于一体的虚拟机构。这是短时间内,IBM在全球建立起来的六大分析决策中心之一。通过此类机构,IBM试图兜售“决策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银行要考虑如何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网点布局设计,这涉及到人口、地理,经济、时间和空间的多纬度变量。几年之前,在IBM中国位于北京上地的中国研究中心内,一帮年轻单身的软件工程师和一些数学家,开始尝试建立一个数据模型,以便在录入所需的变量之后,系统就能够给出一个最优选择。
因此,在此类分析决策中心内部,崇尚的是三种能力:第一,海量的数据分析与优化的能力;第二,实时的预测和仿真的能力;第三,全面的风险管理。换言之,IT极客们正在试图让决策者从“管理人”无限逼近于“理性人”。
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最初是由决策理论派提出。在后者看来: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而决策理论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决策理论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起来一门管理理论。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他们定义决策分为:搜集资料,拟定计划,选择计划和评价计划四个阶段。
虽说,决策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屁股坐在电脑机箱上,但像西蒙等学派开山人物却没有畅想过,有朝一日,计算机的能力能够使决策的制定逼近于完美的理性人决定。
这种能力既让人怀疑,又让人恐惧。计算机如何能够模拟真实的决策情境?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谈及两项技术的发展,一是数据清洗的能力,另一项则是建模的能力。这其中,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清洗的能力。
信息时代,或者说互联网技术带来信息的极大丰裕的同时,逐渐引发或者说伴生了真实有效数据挖掘的难度不断增加。例如,你在淘宝网上输入N97,查询诺基亚公司今年的这款新手机时,出来的搜索结果往往是成千上万条。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眨眼就淹没在比对这些搜索条目上。
若涉及商业决策,庞杂的数据往往成为决策者的噩梦。例如一家家电卖场,要重新评估目前的门店网点布局是否合理,一个理想的状态是,能够相对准确的分析,每一个门店能够覆盖到多大范围内的消费者,且消费者的活跃程度是如何。目前的家电卖场大都实行会员制,可以收集到不少消费数据。但要将这些“文字数据”和“数字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进而形成可供决策的分析结果时,往往会遭遇一些令人沮丧的挫折。例如,一位顾客住在“朝阳门外大街”,在输入地点 时,他写的是“朝外大街”,电脑很可能就无法识别,而后“清洗”掉这一数据。
所以,李实恭和他的团队,在过去几年内,一直在努力使电脑不“呆板”,能够像人一样更好地理解语意。他们在建立一套属于电脑的语库,你也可以把它视为某种形式的“字典”。“把各种数据拼凑在一起,加强你的‘dictionary’,我们在中国做了很多。在中国许多数据是需要清洗的,不管在金融、交通、公安系统内,与人的信息有关,房屋信息有关等等,通常都需要清洗”。李实恭说,在2005年时候,IBM已经在中文领域建立了最大的“dictionary”,并且不断地开放,不断让它的合作伙伴和学校使用。
有了数据清洗能力,IBM才得以开发包括上述提及的银行选址系统在内的有助于决策的产品。国内一家商业银行采用选址系统,8月初新晋成为分析决策中心主任的董进表示,“通过这样的优化,可以使银行的客户网点盈利率提高30%。实施三年来,银行增加了5千万的利润。”
这听起来是不错,不过如果电脑已经能够给出最优化的决策选择,那么人脑该做些什么?如果电脑确实有助于领导者做决策,那么IBM的董事会是否会考虑借助电脑,建立模型,帮助他们选出CEO的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