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成功一定是顺势而为的。“势”就好比在下象棋的时候,允许别人悔一步棋,自己还是稳操胜券,这个时候是势的成功。再进一步去布“局”,要学会借势布局。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问题,有的企业走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再也爬不上去了。三千万是第一个坎,涉及到经营的问题;一亿是第二个坎,涉及到组织的问题;十个亿是第三个坎,涉及到风险的管控问题。因此,企业做得有多大,就会有多大的感悟,这是一定的。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家的思维中都缺乏这种格局感。一切的成功一定是顺势而为的。“势”就好比在下象棋的时候,允许别人悔一步棋,自己还是稳操胜券,这个时候是势的成功。再进一步去布“局”,要学会借势布局。
当年有一家外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是这家企业的战略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这是一家生产无碳复写纸的企业。90年代初的中国大陆,无碳复写纸的市场需求就有30万吨,但是中国大陆38家同类企业生产的产量有36万吨。由此,很多人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是:无碳复写纸市场供过于求。
巴菲特曾经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那么,企业经营亦然伴随着“危”出现的往往是“机”,只要我们适时布局,等秋天成熟时就是收获的季节。
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先建销售而不先建工厂?已经学过财务思维的人就明白,工厂投下去要满负荷达产,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产能没有满负荷,相信大多数的公司一定是硬亏损。因此,当年我说服董事会的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是上市公司,如果每年赔一亿美金,股东是绝对不答应的;但是每一年赔一千万美金,股东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一千万美金的窟窿很容易被其他的盈利空间给填平。
销售费用就像水龙头,关紧一点马上就可以止住。但生产成本是时刻发生的,只要工厂建成了,不管你开不开工,生产成本都是在发生。因此,我们要用有数的钱,来换取可以预见的明天。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标准,我们做出这个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有底线的,是可控的。
第二,我们为什么一开始要上40万吨的规模?其实,原先我们并没有想上40万,但是突然发现,整个市场在五六年以后一定会发生变化,那些所谓的国际巨头待市场成熟以后就会一下子冲进来。那时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方案,在全中国大陆建4个工厂,每一家工厂10万吨的规模。相比之下,如果要做规模效益,就必须做到一箭封喉,就要让这个门槛修筑的很高,使别人无法立刻达到。
第三,为什么我们要把价格降到比市场平均价低40%?如果低到20%还可以吗?世界上有两种利润,一种叫市场平均利润,一种叫企业利润。当你所在的这个行业市场平均利润很高的时候,大家一起竞争到最后就会把市场利润给打光,最后能留存下来的一定是有企业利润的企业。
市场利润是整个行业的平均值,是由市场的稀缺度造成的。企业利润则是由企业的独特性赚到的利润。因此,当初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就是要放弃市场利润,只赚企业利润,这一下子让我们消灭了全部的竞争对手,不给他们留有任何的空间。
我们明白,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企业经营亦然。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不用再害怕什么。在此刻开始,我们要做的就是播种,顺势而为等待经济腾飞之际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