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中国大陆人在管理企业方面,素来重视企业战略、商业模式、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与流程等外科因素,轻视被管理者跟管理者一样都是人特别是大陆人的这一特殊内在因素,结果是绝大部分刚刚洗脚离田的民营企业都活不过3年。事实上,中国大陆式的管理从本质上说是安人安心的管理,从表现形式上说就是点头管理,这是管理的核心与根本。因为,心会为人所想,人又是心的工具。

    在大陆企业,领导最害怕什么?不是怕员工不懂知识与技能,而是害怕员工不假思索就摇头。比如,领导交办一个工作任务,员工还没有思考就出现畏难情绪直摇头,凡事一摇头,就基本宣告失败。其实,很多事情一动脑子,就处理好了,哪怕是一开始就摇头最后硬着头皮去努力做的,都会顺风顺水。所以,领导最欣赏凡事都点头的员工,点头就意味着员工欣然受命,就意味着没有内耗,就意味着“是”与谦卑,员工一抬头就会积极展开工作,工作热爱也由此而产生,兴趣就一直伴随着工作,任何障碍与阻力都会向你低头,仿佛成就与成功就在咫尺的彼岸招手。

    蒙牛,一个由牛根生创造的神话,其发展历程正好验证了点头管理的奇妙。1999年,蒙牛用仅有的900万资金的300万作为启动资金,销售收入就从0做到了3700多万元,企业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吹牛”通过中央电视台变得家喻户晓。1999年至2003年,蒙牛连续5年保持三位数增长(均超过100%的速度);2003年蒙牛销售额上升到40多亿元,2004年则达72亿多元,增速将近80%;2005年上半年增速达到36.89%,全年销售额达到108.24亿元,2006年销售额达162.46亿元,2007年销售额达214亿元,2008年销售额达239亿元;2005年的夏季,一个平民化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因为蒙牛投入1400万元冠名费而变成夏天的阳光,热得发烫,蒙牛也因此增加了1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2002年,以神话般的速度增长的蒙牛引得世界各地投资者纷至沓来,蒙牛成了资本运营的“买方市场”。摩根士丹利、英国英联、鼎晖等国际知名投资公司2002年、2003年共为蒙牛注入了5.06亿人民币资金;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HK),资本动力让原本飞速增长的蒙牛更是突飞猛进,随后三年蒙牛的年盈利复合增长率达131%,2006年涨幅更是达到144%。

    辉煌的背后,有鲜为人知的辛酸与障碍。牛根生是一个几近偏执狂人的老总,认定的目标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他每一年定的目标都超乎常人想象,“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手下的得力干将一个个都摇头反对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但是,牛总心中有数,他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设计思路与战略指导思想,更有具体而超前的战术布局计划 ,相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他也深知,如果手下的人不相信,就会摇头,就会感染更多的人摇头,就会整天在摇头中度日而失去效率与积极性,而且,一群不相信目标的人肯定干不出理想的目标。于是,他果断地下达一道命令:“所有的人不许摇头,只要你们‘相信’就好”,他只要求所有的人在他的指导思想下“心无旁念地努力干”就行。果然,一切都在他的设想中的轨道上“超速”运行,并总是提前到达。所以,最开始的5—8年时间蒙牛驶出了神话般的速度。当然,这期间也有不少的人离他而去,但点头相信他的人不仅留了下来,更是因为点头而获得了超过自己期望的收益。

再后来,投资超女、引进外资、香港上市等一系列动作,虽亦有反对者,但人数寥寥且每次都被牛总的“点头相信”的哲学说服,结果都出人意料、如愿以偿。

    放大到全世界,类似的案例在成功企业群里寻找,可说数不胜数。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是喜欢点头的企业人群,都能做出一番成功的事业,凡是喜欢摇头的企业人群,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除了思想打架就是等、靠、要,当旁观者或者“观察家”,占用资源而不干活,甚至成为别人干活的阻力,所以就没有成功。

    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点头就是默认,默认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也是成功的动由。不排除这一心理因素,但笔者更看重这种点头下的具体实践活动,也就是执行力。我们经常讲细节决定成败、执行力决定成败,不错,但是我们往往很少思考这是一种心态,对细节的关注和执行力都是心态作用的结果,点头恰恰是一种认同心态的外在表现,所以才有成功的动力,才会主动去用心执行到最好。摇头则恰恰相反,内心根本不认同,觉得很别扭,再怎么被人要求也只是一种无奈的做作,随波逐流算是不错的举动,面部憎恶、影响他人、勾心斗角、设置障碍、无事生非等就成了这类人群的所作所为,企业自然不会有好的收益。

    我们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往往都非常重视科学化的制度与流程、商业模式、执行力等非人的因素,但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其实,我们更要明白,被管理者能不能、会不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所有的管理思想,绝对不是管理思想本身的对错与否,而在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信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态度。所以,与其在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上大做文章,还不如在人的因素上作出正确行动,教育人们一切从认同开始、从点头开始,由表及里,感化或者强制感化自己的内心,再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这样,就可以减少了摇头,减少了心理对抗,减少了时间和其他资源成本,一切都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安人安心的管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人点头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心会为人所想,即人怎么做,心就会怎么想。大陆工作育人专家道纳指出,“摇头是成本、点头是利润”。所言表明,一个不认同的人不仅会占用资源、制造成本,本身也因为不创造价值而成为企业的负担。反之,一个心服口服、点头信服的人,虽然一样要占有资源,但成本会在他这里创造剩余价值,会增值,这就是利润。事实上,人又是心的工具,即心怎么想,人就会怎么做,心服就会点头,低头就表示认可,抬头就会展开工作,而脑袋左摇右晃,表明心神不定、心烦意乱、立场不稳,人与心在斗气和矛盾,所以就做不成事情。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