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危机爆发了,每个企业都遇到了“危机时刻”。几乎每个领导者都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寻求生机?作为一个企业领袖,怎样才能带领企业绝处逢生?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怎样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许多领袖人物在关键时刻的行为举止,我发现,他们都是重心很稳,多变之下亦有不变之规。罗斯福是也,丘吉尔是也,列宁是也,毛泽东是也,邓小平是也。我把这些规则做了归纳,称之为五星法则。

  代价法则——付出的准备

  成功的前提是付出代价。将军身后万骨枯,学子**父母苦。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所以要做好付出的准备。

  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我们可以看到大企业家也是这样做的。日本西武集团总裁堤义明,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堤义明曾连续两年稳居《福布斯》世界首富之位。他所拥有的庞大家产,是松下的10倍,洛克菲勒的4倍,远超比尔·盖茨。然而堤义明在成就这些辉煌之前,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父亲罚跪,他硬是跪了三天两夜,打动父亲最终赢取了西武集团的继承权;初掌权的前十年,堤义明把部分家业分与兄弟,缓解矛盾保住大权,不进行大发展,忍了十年,也守了十年家业;十年后,按照父亲临终指示进行投资,大量收购土地,进军休闲产业,西武集团一举飞跃。如果没有这种隐忍的话,那堤义明是得不到这些的。

  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中,很多的时候要有忍让,包括策略性的用人,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把领导权给到他,把资源给到他,在你没有这样的能力时,要准备付出这个代价的。

  其实,一个企业的成长,他会是一个曲线型的,有高峰也有低谷。大部分的企业都死在了低谷,而少部分的企业在低谷的时候忍住了,接下来就是发展的高峰。忍一时,得一天,忍三年得一世,鲤鱼要是克服不了想吃泥的欲望,就成不了龙。所谓智者与愚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取得,而在于如何取得。不等价不同步,以精神投入来换取物质利益是最为划算的。这是一种代价或者说是一种生存之道。

  在金融风**中,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取得长远的整体利益,就必须犹如壁虎断尾一样,付出代价,并且要比平常付出的更多。其实,这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灾难就是为**经济发展作出的代价,就像交学费一样。如果企业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那么,这场危机是迟早都会到来。

  大数法则——投资的眼光

  小赢十场,不如大赢一场。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吃亏、吃亏再吃亏,赚一个大便宜;付出,付出再付出,有一个高回报;退却,退却再退却,来一个大反攻。任你加减乘除,我突然移一位小数点,甚至给你画一个负号,你的心思都白费了。你有千条小妙计,我有一只大手笔。

  在谋略上,简洁就是美。凡事要有一种投资的眼光,拿现金投到生意上去是一种投资,买股票是一种投资,人际交往上吃点亏是投资,**学知识是投资,而投入最小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什么呢,是HL,这是一种杠杆式的投资,层次越高,杠杆越长。

  企业领导者对经理人也要有投资的眼光,不要舍不得那么一点权力和资本,任他发挥,只要你看准了他能成功,就放手让他去折腾。只要他在股权上不占到绝对的位置,那么他所有的财富都是为你创造的。另外,给经理人培养团队的任务,如果他把任务完成了,就为企业打造了强大的精英团队。投资一个人,收获一个团队,这就是大数法则。所以有些时候跟经理人算账不要计较一二三四,和经理人一招一招过,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聚焦法则——扩张的策略

  你是天才吗?不是,那么,你的能量肯定是有限的,把你的能量散漫地释放,你充其量也就是一盏不灭的红烛,但是把能量聚集起来,你就可能是一个高强度的探照灯,甚至是一束能够用来切割钻石的激光。显然,一个人创造业绩的最佳办法,就是聚焦。所谓“术业有专攻”,不要什么都学,学通一路,不要什么都做,要做精一门。不要长期的冒烟,也要瞬时的爆炸。

  比方说在业务发展的方式上,最好的业务方式一定是在一个点上突破,以点破面。不要一开始就急着做大,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一定要做强,突破这个点,后面的优势就可以跟进了。就好比一个锥子,顶点突破了,后面再粗也就进去了,但是一开始就把这个锥形倒过来,那是怎么也进不去的。

  其实做企业也是这样,只要把产品做精做深了,即使别的产品不怎么精通,但是由于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效应——市场的锥形效应,只要一点突破了之后,就可以顺水顺路了。所以一定在一个细分的领域里做王,你才能够向更大的地方扩张。

  自律法则——自知的智慧

  人贵有自知之明。具有自知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个企业领导人更应该如此。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有的时候,我告诫一些老板不要出来讲课,因为讲课这个行当不是当老板的行当,不是同一回事。或许你不讲课的时候你特伟大,可是你一讲课就让人看漏了,所以有一些老板适合做传道人,而有一些老板就只适合管理自家事。比方说让刘备做学习 师,那很难的,他是一个能够在后面整合资源的人,去游说的事还是委命诸葛亮吧。

  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不为之。一个企业领导人要知道自己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不要一旦成功了,就认为自己所有的都可以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会很谨慎的守着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他不会离开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自己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也不会去祈求超越自己能力太多的东西,在一个时段里,他只能够求自己能力能够达到的东西。至于太多的东西,只是把他放在愿景上,不会把它放在现实上,如果放在现实上,那他就会是疯子了。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就是这样。

  对企业发展而言,速度的管理就是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非常时期,要懂得控制企业前进的速度,放慢一些,为的是让企业恢复生机。就好比拳击,把拳头、胳膊缩回来,为的是下一次重拳出击。如果总是保持进攻姿态,那就没有力量了。

  现在中国很多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用绩效指标鞭打员工。所以,每任领导都是追求短期行为,把自己的员工逼的要死,一个企业也会过劳而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死掉了,是因为确实已经过劳了,透支了自己的能力。其实人也是一样的,也会过劳,能力也会透支。所以有的时候,企业家最大的错误和我们做人最大的错误,是在该说No的时候说了Yes,要知道,偶尔有一次是可以的,但长此以往就会令人受不了。所以管理自己的能力,其实是一种智慧。

  和谐法则——适应的能力

  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征服自然,是一个反科学的命题,利用自然才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与自然和谐的至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开车时人车合一,上机时人机合一,打牌时人牌合一。这样的状态下,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生的一大技巧,就是努力追寻这种境界,顺风时快行船,顺手时下大注,轻取成功。

  一个最好的企业家,一定是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就是大致合适,这是领导工作的思维标准。有了辩证法,我们知道走向哪一边,有了度量法则我们明确走到哪一点。物择天竞,适者生存,这个“适”可以解释为“适度”。其要旨,是要有“两感”:

  一是要有分寸感,做女人,太性感或太不性感都不讨人喜欢。对上司,过分的迎合反而会失去。人生的艺术就是权衡的艺术。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话说用力六七分,为官做事八九成,不要全力以赴。要控制住事物发展的高潮,甚至于友谊、爱情、能力不宜释放到极点。

  二是要有身份感,好东西人人想得到,但不一定适合于你,量福求财,量身求衣,量德求官,量能求妻。要做到动态的适应,不研究弹性是不行的。优良的方法对策、优良的组织结构,都是有相当的弹性的,像弹力袜那样灵活,而不能像硬皮鞋那样僵硬;对策别太具体,分工别太细致,给其他方案多留一些可能性,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一些。

  适应最难的就是,掌握这样的一个度,叫做大体上适合,我们会发现好多的人是不掌握度的。比方说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酒桌上他侃侃而谈,任何人都没有说话的机会,最后客人在那里很尴尬也很无趣,这就过了度了,留给别人一点缺口。人家是来参加宴会的,而不是来听你教导的,所以要善于把握分寸,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才和谐。

  其实所有的快乐,都是适度,只要不适度,过火了就不会快乐。你喜欢吃天津包子吗,好给你吃,第一个是快乐的,第二是愉快的,第三个就不怎么快乐了,吃到二十个的时候就是一种痛苦,不吃包子才是快乐的。所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企业领导人要引领部下有进度、有节奏地合理开展工作。人不是铁打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精力就好像一个弹簧,拉到一定的极限,如果还放松那么后果就很严重了。其实人在放松后,弹性就会好很多,精力也恢复很快,如此一张一弛,弹簧也会越来越强。

  领导禅悟

  危机爆发了,每个企业都遇到了“危机时刻”。几乎每个领导者都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寻求生机?作为一个企业领袖,怎样才能带领企业绝处逢生?  

  优秀领导者的做法是:付出代价,在小的方面做出让步和牺牲,赢取大的利益;在非常情况下,具有非常的投资眼光;在扩张的策略上遵循聚焦法则;在自知的智慧中收放自如;与自然、与社会的发展体系和谐均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企业领导人迷失的时候,不要只看船头三尺,抬起头来,仰望百丈星空,也许“五星”可以为你指引一个正确的航向。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