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因素
2011年,我懂得了在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背后都有情感的因素。从时尚到网页表单,从伴侣到网站注册,当逻辑帮我们决定了适当的选择后,情感会投下决定性的一票,塑造我们的行为。理解了情感,我们就能洞察用户行为,从而设计出更好的用户界面。
–Aarron Walter, User Experience Design Lead, MailChimp
应用正在重新定义网络
2011 年在网站设计和开发上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互联网”越来越是API和服务,而不是网站、应用、和网页。以Instagram为例吧:它是“互联网” 上最流行的服务,整个服务不是由HTML页面而是由一个iPhone应用在控制。除了通过网站浏览,人们还通过各种平台(iOS、Android、 Mac、Windows等)上的本地应用来使用Twitter和Facebook,而后者也同样甚至更加流行。身为“网页设计师”,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不再仅是制作网站、应用、以及用HTML、CSS和JavaScript制作的页面。我们必须拓展对“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越来越不是一个平台,而是客户遍布于各种平台的一种服务。《连线》杂志把它称作网络的“死亡”,而我更愿意称其为进化。
–Jeff Croft, Chief Designerd, nGen Works
新事物太多,跟上脚步太难
2011年,我学会了放弃理想化。
能在互联网上创造些什么东西实在令人激动。今年在浏览器、标准和聪明想法上的进步让我们终于可以开始网页设计了。我们不用再被迫把网页看成是实体页面的数字化再生产,而终于能拥抱它的本来面目。最近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让人追赶不及:HTML5、CSS3、响应网页设计、移动、网络字体、网格,新事物太多,跟上脚步太难了。所以我学会了放手,只专注在掌握后慢慢把它们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并同时不再纠结于要事事完美或“正确地”解决问题。
网络是一头不断改变的野兽,缺点不少,也充满各种实验的可能,这正是我们喜爱它的原因。
–Dan Cederholm, Founder, SimpleBits
测量,然后改进
对我自己来说,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正如Kelly Goto在Webvisions上所讲的):当我们观察用户使用设计时,我们可以量化它们,并找到办法把设计里好的地方模型化并进行测量。
–Dana Chisnell, Consulting Researcher, UsabilityWorks
一切都和用户有关
2011 年,浏览器制造商终于理解了网络标准社区多年以来一直在宣扬的关键信息。浏览器频繁升级已是家常便饭,当各种浏览器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后,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发现无法很好地控制和保证用户体验,反而要费尽心力地确保网页能在各种情况下很好地呈现出来。2012年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让用户更好地理解,他们将会遇到的浏览体验的差别是由于我们正努力适应制作单个的、响页的页面?
–Kimberly Blessing, Senior Software Architect, Comcast Interactive Media
尊重复杂性
要说今年从政治到艺术到工作到友谊等各个方面,有什么挥之不去的想法的话,我想是这个:“这可复杂多了。”追求简单性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要把东西做得用起来简单,而不是简单删减或过分简单化,我们就必须认识并尊重复杂性——在解决设计上的问题要这样,在我们的工作中也要这样。
–Erin Kissane, Editor of Contents magazine, Content Strategist at Brain Traffic
与人共事,灵感不断
我今年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与他人共事(并完全信任有才的人)的重要性。这当中最妙的地方在于,我周围的人是我灵感不断的源泉。我变得更乐于能和尽可能多的、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人一起共事。
–Dan Rubin, Founder / Creative Director, webgraph, Creative Director, MOO
移动先行和渐进式增强是绝配
今年我学会了“移动先行”不仅是更好地服务用户的聪明策略,还是更容易的开发途径,还能与渐进式增强哲学完美贴合。
–Aaron Gustafson, Author, Adaptive Web Design: Crafting Rich Experiences with Progressive Enhancement
理解意图
2011 年,我爱上了移动接口的复杂性。屏幕虽小,但不会减小操作的欲望。因为“这不过是台手机”而减少移动功能,就像是一个作家因为“这不过是本平装本”而删减章节,一样的不明智。移动应用和网页不该只是台式机版本的精减版,无论平台是什么,它们应该要有相同的内容和功能。我们的工作不是要剔除繁杂,而是要让更繁杂的信息垂手可得——这在小小的屏幕上挑战不小,但却非常重要。
我们今天在手机上能做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些人甚至比在其它设备做得还多:美国25%的用移动设备上网的用户几乎没有或很少使用他们的桌上电脑。对他们来说,在手机上获取不了的内容,就和无法获取一样。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能从移动应用里拿出来什么,而是要往里面添加些什么。这些装载了感应器的设备能做得比桌上电脑更多,我们的应用和网站要把这点反映出来。
–Josh Clark, Author, Tapworthy: Designing Great iPhone Apps
应用大迁移
2011年我注意到的最大的变化是网站变得越来越“像应用”了。
以Hipster.com为例,你会见到一个欢迎页面,清晰地告诉你要行动起来;只通过简单、最小的操作,你就会被带进一个充满内容的界面;它不是Hipster应用的简单拷贝,而是汲取了经验的精华,针对网络进行的一次再创作。或者再看Path.com,除了终端外,它几乎没有任何网页经验,它以一种聚焦的、互动的、应用化的方式呈现。当然,你也可以认定这不过是为不做一个“真正的”网站而找的借口,但我却认为这种“像应用”的网页很能引起我的注意。
它们聚焦、优雅、而且形象。它们把你沉浸在内容里。它们是动态的。
–Alexa Andrzejewski, Founder & CEO, Foodspotting
书是什么?
2011 年,尽管很不情愿,我还是在iPhone上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我不想为了千篇一律的电子书而抹杀了设计师的心血。我怀念各种迷人的封面装饰着我的书柜。我也是一个作家,我担心我的所作所为会对作家们有不好的影响。但结果是相当积极和正面的(至少从用户的角度看是这样的)。首先,我的阅读量突飞猛进:从每个月4本发展到5本最后发展到6本。我也学得更多了:它是如此方便,我开始搜索那些我不明白或是想进一步了解的专业词语。而我最终也支持了作家们:我下载了Kindle Singles(一种内容形式,文章篇幅小于普通小说,但要远远大于普通的杂志文章),以及别人自己出版的电子书,他们获得了匪夷所思的六位数进账。我们的挑战是要把这种体验做得更好。我们怎样才能运用这种科技吸引更多的读者、公平合理地给作者付费、给设计师新的舞台让他们施展才能?我们要怎样才能从字里行间习得更多的知识?我期待着能在2012年看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