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在北京为一家闻名遐迩的欧洲公司主持研讨班。参与者都是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被认为具有很大潜力,因此被选来参加研习。其中一位负责信息技术部门的人士表示,作为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技术与职能上的业绩。“我不用担心人的问题,那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他说。其他一些参与研讨的人士也表示赞同。
作为经理人,这些人士的“舒适区”正是技术事务,他们所表达的也是对这一优势的强调。中国的许多入门级及中层经理人之所以得到提拔,都是因为在技术上做得较为成功,这里说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工程、制造、销售、财务和其他专门领域。很少有,或者说几乎没有经理人是因为擅长人际管理而被提拔。
可是,如果一位经理人想要继续升迁的话,他就必须学会管理乃至最终领导人,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会逐步下降。
要想作为领导人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与其职业生涯早期并不相同。领导层级每上升一次,就需要培养新的行事方式,并将此前亲力亲为的一些职责放手给下属。
若要成功实现此种领导方式转型,领导者必须在升迁到下一层级之前真正掌握本层级的事务,如果他们做不好这一点,那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就可能偏离方向。举例来说,某员工因个别贡献较大而被提拔,担任人际管理职责,这一新层级就要求他或她积累多种新技巧,包括:计划、授权、团队开发、学习 和反馈等。新经理人还得学会分配时间的新方式,因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帮助整个团队高效运作,去决定孰先孰后并管理团队。最后,他们还需要培养新的工作价值观,包括通过他人达成目标,以及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看待。
随着领导者在企业层级中不断升迁,他面临的职责也将越来越复杂而模糊不清。为了简化说明,我们假设世上只有三大类领导性岗位,每种岗位对何为“称职”都各有要求。
1.领导某种职能或具体团队,需要制定计划、分配资源、监督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管理团队问题和事务、决策以及人际管理方面的知识。
2.跨越国境实现全球领导,这要求理解多种文化,在整个组织中如鱼得水,擅长利用影响力而不仅是权力,在虚拟团队间进行合作,以及处理多种(有时还相互冲突)重要事务。
3.战略性领导,这要求战略思考能力、把事情不折不扣完成的执行力、把企业与更广泛的社区联系起来的能力、培养其他领导人的能力,以及创造、管理一种有建设性且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的能力。
多年前,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写道:在一个等级制度中,只要人们能够胜任工作,就可以得到升迁,这种升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不再胜任为止。换句话说,等级制度下的任何员工都会升到他或她不胜任的层级。这也就是所谓的彼得原则,现在还经常被援引。如果你没办法拓展自己的领导范畴,那该原则就无法逾越。
弗兰克·加洛(Frank T. Gallo)博士是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大中华区首席领导力咨询师,著有《中国的企业领导力》(2010年修订版)一书。他的邮箱是frank.gallo@aonhewitt.com,请用英文撰写邮件,以便得到及时的回复。
译:黄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