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谷歌肆无忌惮地侵权、盗版、垄断,毫无企业道德可言,你还会认为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吗?
如果谷歌的管理层天天为了权力和利益勾心斗角,闹得鸡飞狗跳,你还认为这家公司值得投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资本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信任 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市场之中时,就必须考虑清楚,能否对得起投资者对自己信任。正因为成功地将种种可能损害信任基础的因素剔除,谷歌才能够成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对待资本市场的态度,决定了企业所站的高度。那些“谷歌经典”,却正是那些此时在华尔街门前排队的中国企业所缺失的。
距离有多远
正是这种缺失,让此轮扎堆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刚刚起步,却已显露败象。单纯的依靠概念炒作所打造的“太平盛世”并不能掩盖管理能力低下、盈利模式模糊以及持续亏损的窘境。这让我们不得不警惕,我们距离成为谷歌这样的伟大企业,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谷歌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经典和伟大,在于谷歌其宏观的管理思想贯穿企业发展始终。用户至上本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生存法宝。但相对于谷歌,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将用户作为自己的资本与财富,希望将之打造成上市过程中提高定价的一种筹码。也正是这种错误的判断与选择,使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错位,遭遇市场的不信任也就在所难免。
但这并不意味着谷歌是不可模仿和超越的。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的互联网产业集中发力期,我们有理由相信也愿意相信,土豆、当当、人人等曾经的模仿者通过上市创造出全新的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延续中国式的资本市场应对模式,则很可能铩羽而归。
中国式潜规则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而言,上市的荣誉绝不亚于古时候的金榜题名。既然要黄袍加身,自然就要粉饰曾经的“原罪”,这种将企业未来完全寄希望于上市的行为也滋生出了许多“中国式”潜规则。
潜规则一:财务造假。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对拟上市公司都有着严格的盈利能力的考核标准,持续亏损的企业显然无法通过审批。于是在账目上做手脚,就成了最便捷的扭亏为盈的方法。
潜规则二:天价IPO.本应是长期资本布局的上市行为,被当成了一锤子买卖,股价卖得越高,企业融资越多,对企业而言就越好。笔者接触过的一家企业,就是在这种短期行为的指导下,IPO时将价格定成了天价。结果,企业上市后,又被游资爆炒了一把,随后是接连大跌,上市当天入市的投资者悉数被套牢。至今,一年多过去了,股价还没有复原到当初的发行价。这家企业如果想今后再融资,投资者还敢再买吗?
潜规则三:管理层套现。在真金白银的冲击之下,曾经的管理理念与企业梦想分崩离析。正中药业,这家位于山西的制药企业2000年7月25日在香港上市。企业上市后,实际控制人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高位集中抛售股票套现。导致股价连连走弱。频频套现引起其他股东不满,他们联手夺走了正中药业的控股权。2003年7月25日,正中药业上市三周年之际,被正式停牌,不久被取消上市地位。
这样的“特色”潜规则,频频被中国企业所践行,我们因为追随伟大企业的梦想走进华尔街,却用中国式的潜规则将梦想亲手扼杀。当这些企业在修改报表数据的时候、当这些管理者套现的时候,他们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自己的企业永远成不了谷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