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企业家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企业文化就该是自由而令人舒适的,交流顺畅了,思想的碰撞才会最终促成项目。一个成员间说着不同逻辑的语言、不能自由沟通的企业一定会出问题

  编者按:

  据新浪教育频道,2005年10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讲述了Facebook的成长故事。谈到Facebook的企业文化时,扎克伯格表示,非正式化制度是Facebook的特点之一。为了给员工提供快乐而舒适的办公氛围,公司鼓励无拘无束的交流方式,以保证创意的不断迸发。

  扎克伯格说,自己经常引导员工学习共处,帮助他们熟悉其他成员的思维逻辑,从而实现有效交流。扎克伯格认为,要尊重员工的点子,并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授权员工去实践。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看似无序的企业文化,使Facebook得以保持创新力并持续发展。

  以下为扎克伯格观点摘录。

  驾驭时间

  如何支配时间去做更多的事很关键,这与你所学的技能没什么联系

  我在哈佛读的是心理学,并非计算机专业,只是学了一点。我从十岁起就开始编程,我在编程时不会刻意去想应该做什么,这已经成了我直觉的一部分。

  我为自己写了很多程序,譬如给自己的MP3设计了一个语言界面,还用哈佛分配给每个人的ID做了一个类似Hot or Not(注:Hot or Not是美国的一家交友网站,以批量试点评会员照片,从而测试其受欢迎程度为主要风格,并为会员之间的联络提供双向选择平台)的网站,也因此差点儿被哈佛扫地出门。

  虽然这些程序很奇怪,但对我的未来很有帮助。在学心理学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我开始对建立某种能像大学时交朋友那样的产品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冒出建立Facebook的想法时,我基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便马上着手。

  最初写代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个版本--事实上,我们再没写过第二个版本。我只花了几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建立了网站,最初,我不知道这个网站会有多成功。那会儿,我整天想的其实是:等我有了新的点子去实践,我一定要把这个网站给丢弃了。真庆幸自己当时并没这么干。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支配时间去做各种事,与你在大学里所学到的技能并没什么联系。

  善用天才

  看着这群用独特方式创造新事物的聪明人,我总是顿感自豪

  当我们设计应用程序的时候,我们并不只注重单一用户体验,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个应该是否有利于整个社区和产品,这就需要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取舍。你可能注意到,(在Facebook上)不能浏览其他学校人的信息,这就是一种取舍的结果。我们将用户按学校进行分类,只有来自同一个学校的人才能互相看到对方信息及联系方式。我们发现,更多人愿意关注身边的人,如果所有人都能浏览你的信息,这也不错,但你可能就不会把手机号放上去了。超过三成的用户在注册Facebook时登记了电话号,所以这个应用是很重要的。

  我记得,在整个一学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访问量,我都在致力于扩大网站规模。后来,我们有幸邀请到一些天才加入团队。去年(注:此处实指2004年),大家围在我餐桌旁工作,这有趣极了。那年2月,我们的阵地转移到了真正的办公室里,这也十分有趣。有时我抬起头,看着这群为我工作的聪明人,他们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新的事物,我总会顿感自豪。

  那时,我和室友达斯汀(注:达斯汀·莫斯科维茨,Facebook联合创始人)以及其他人一起将整个项目一步步完成,然后再讨论下一个项目。大家各司其责,很少向他人求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试图找到一种颠覆现状的方法。也就是说,如何让这些天才的工作效率达到更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或许可以摒弃无休止工作的模式,毕竟他们开发的不是小儿科产品。因此,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我还没找到诀窍,得摸索几年。做公司的CEO与做别人室友的感觉完全不同,想和做的结果也是很不一样的。

  目标最关键

  有两件事你需要关注:保持现有的;做到持续发展

  我要做很多类似的决定,而且要靠直觉判断。我一直努力以最学术的态度去谨慎思考不同方式所能产生的不同结果,但多数时候,你必须先确定目标,知道你要什么,然后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对我们来说,这个目标就是社区及用户群体利益的长期最大化。注意,要长期的,不是短期的。

  此外,有两件事你需要关注--第一,保持现有的;第二,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就是完善的应用程序,我们要保持这种风格,不靠噱头和花招。同时,要在不破坏现有水准的前提下,关注那些持续发展的、容易扩大规模的产品或趋势。

  也许有一天,公司规模会壮大到上千人。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无从预知,但你还是要站得更高一点去展望明天。你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还要有财务部,以及其他你曾认为是本不需要的设置。有了团队后,你要去监督,但不要过度操控他们。别忘了,这些人是非常聪明的,我看重他们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着绝佳的点子和自主研发能力。但同时,你也要确保这些智慧的火花以及产品匹配且不凡,我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

  友好的文化

  一个语言逻辑不同、无法自由沟通的企业,思想的碰撞怎能产生火花

  我要找的人得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是高智商。你可以聘请一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这个人如果做了10 年软件工程师,可能这辈子都会做这行。这样挺好,这种人很能干,对公司很有帮助。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聪明过人但缺乏工作经验,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也能在短时间里做很多事,经验丰富的人往往做不了这些事。第二种人是我迫切需要的。

  第二,要对我们的事业有认同感。一个人无论多聪明并极富效率,但如果缺少认同感,他不会真正努力。我从斯坦福挑选了几个工程师,他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但绝顶聪明,同时很想从事这个行业,愿意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譬如创建Facebook相册。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比很多资深程序员更具价值。

  目前,公司的很多制度并不是很正式化的,或许以后会有变化。我认为,随着企业的扩大,之所以会产生许多问题,是因为之前那种令人舒适的关系被打破了。团队成员本可以用朋友间的方式去自由交流,工作时,你可以把想法像告诉朋友一样告诉他,并且不必担心冒犯对方。他们可能会用类似的方式去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我想说,在传递思想这方面,语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在一个成员间说着不同逻辑的语言、不能自由沟通思想的企业里,拿出20%的时间给员工去理解他人想法是十分必要的。在Facebook,有一点我非常关注,那就是友好的企业文化。我让员工抽出20%的工作时间泡在一起,而不是去忙各自的业务。我让他们呆在一块儿,不强迫他们非得成为朋友,但可以让他们在与同事相处时感觉更舒适,交流更顺畅。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营造了一种自由而有效的沟通文化,这是个不太成文的规定,我觉得企业氛围就该如此。交流顺畅了,思想得以相互碰撞,并最终促成一个又一个项目。

  (据新浪教育频道视频字幕记录并整理,新浪公开课翻译小组刘琪译,本文有删节)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Facebook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于2004年2月4日上线,于2012年3月6日发布Windows版的桌面聊天软件Facebook Messenger(飞书信) 。主要创始人为美国人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是世界排名领先的照片分享 ……
阅读更多【Facebook】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一份记载失败的成功者简历》
这是一位伟人的简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一次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争议员;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两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占了大多数,但最终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越过坎坷,抓住机遇。而我们能否跨越必然经历的失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心态上把失败当作我们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句号才会是成功。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