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桂浩明 金融投资报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有关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最近的议论比较多。特别是媒体曝光了一批多年不分红的所谓“铁公鸡”公司,引发了上市公司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分红战略的讨论,还是很有意思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分红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责任,而分红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水平,是公司价值的集中体现。时下,这样的观点有着很多的拥护者,还被认为反映了中国投资者理性精神的回归。的确,表面来看,主张上市公司应该分红,而且应该多分红,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观点有未免有所偏颇。因为在理论上,上市公司的所有资产,都是归属于股东的。公司分红,是将一部分资产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而如果不分红,则是将这部分资产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留存于上市公司,在本质上仍然是归属于广大股东的。在这个意义上,公司分红对股东来说只是一种资产形式的转化,因此是否进行红利分配,实际上无关公司的价值。而且,对股东而言,在享受了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以后,其不但要缴纳10%的红利税,另外股票价格也会除息——这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游戏,而且因为税收的存在,股东权益经过这样一番转换,实际上还是有所减少的。因此,那些呼吁上市公司要多分红的人士,实在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最基本的分红理论与实践结果。

  当然,投资者买入股票是为了获得盈利,其中分红也是获得盈利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现实中只是强调分红是股东资产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不够的,需要强调的是公司的分红战略,也就是如何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本质上,公司的分红战略就是应该考虑什么条件下实施分红,或者是不予分红。譬如说有一家成熟型企业,其利润稳定但是规模很难再有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没有必要继续投入资金来扩大生产了,此时就有必要将每年的利润分配出去,而不必留存下来以扩大再生产。反过来,如果一家公司现在正处于高速扩张期,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随着新的资金投入能够创造出更高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让其以现金分红就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股东也不需要它来分红,把钱放在企业中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是美国巴菲特旗下的哈萨维公司,它就是从来不分红的。微软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分红的,在其管理层看来,不分红可以让公司业绩变得更好,股东的权益也因此变得更大。而如果股东要实现收益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卖出点股票。

  其实,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很奇特的分红战略,就是一方面象征性地给股东分一点现金红利,然后就提出再融资计划。对于投资者来说,差不多就是给了你几毛钱红利,然后再以配股的形式拿回去几元钱。这种分红,与其说是给投资者回报,不如说是一种类似“欲擒故纵”的圈钱手段。银行股之所以现在估值很低,投资者对其缺乏认同度,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边分红边再融资。而在一进一出中,股东们是掏出了更多的资金,而且还无谓地缴纳了一笔红利税,实在是划不来。这样的分红战略,恐怕是需要好好反思的。也许其中也有不得已之处,但却不能充分维护股东利益,所以自然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有关公司分红战略问题,应该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讨论的。人们应该谴责的是公司对股东权益的漠视与不尊重,但是其标准并非是公司是否分红,而应该是包括分红战略在内的各种具体的企业行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要害与敏感关键点》
公司在男厕小便池上贴了一纸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纸条改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

启示:有时扬其长不如揭其短!给客户的提案要具体并准确地切中其要害与敏感关键点才有效。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