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当“产融结合”的号角声日渐嘹亮,资金管理俨然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已有专家开始预言:中国的资金精细管理时代即将来临。
于是乎,资金管理的新期许更加浮现于舆论的台面。具有前瞻思考的专家学者都认为:要想稳步推进“产融结合”的步伐,资金精细管理的脚步必须先行。
“三高” 不得不说的尴尬
虽说业界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已有了统一的共识,但若真正将资金精细管理落实到位,做稳、做扎实,前面还是有漫漫长路需要去走。在许多大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三高”问题就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尴尬。
所谓“三高”,即高存款、高贷款、高财务资本。这是中国许多大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怪现象”:一方面是积累的资金躺在银行账户里沉睡,另一方面是关联的平行公司或上下级公司又通过银行贷款来填补资金的不足,这最终造成了“不需要用钱的部门资金沉淀,而需要用钱的部门拿不出钱”的局面。
以中粮集团为例:作为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3家内地上市公司。目前,中粮集团的目标是通过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2002年之前庞大的业务群和多达200余家的成员单位,由于没有实现有效的资金管理,各成员单位都根据各自业务需要设立银行账户和申请银行贷款,造成整个集团的资金和账户高度分散且相互独立,三高现象非常明显。针对此问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调研组成员、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洪波给出了专业的见解:财务公司作为企业内部非银行金融机构享有许多银行的职能,可以利用其金融许可权,运用集团资金开展各项投融资活动,为内部各企业筹措和融通资金。对于中粮这样资金规模上百亿元的集团企业,需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的资金管理,达到整个集团资金最大程度的集中,统一制度、统一运作、分级管理、动态监控,最大化地实现交易自动化处理。2002年中粮集团成立财务公司后,借助搭建的财务公司资金管理平台,逐步实现了银行账户结构的统一化,对银行账户集中开立和管理,使各级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相关账务结算处理,通过系统集团随时了解到各成员单位的资金状况以在内部调剂资金余缺,充分利用自有资金,降低银行负债,减少资金使用成本,财务公司通过集中把控资金,增强了与各银行金融机构的谈判议价能力,有效支持了中粮集团多元化扩张和全产业链战略。
“创新” 随需而动的智慧
事实上,摆在资金管理面前的困难又何止“三高”这一桩。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制变革 等一系列宏观环境的变化,资金管理的发展与变革也必须随需而动。早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许建钢就指出:中国资金管理行业正处在由乱而治的转折点。
如果说前面一段时期说是资金管理的“阵痛期”,那么,接下来的阶段应该说是资金管理的“蜕变期”。因为,在今年的“两会”之前,大家对“产融结合”还有颇多质疑。但未来,中国的“产融结合”之路已非常明朗,那就是——要稳健中求发展。这就是资金管理的新使命——为“产融结合”开疆扩土,扫平道路。
可是,资金管理又如何能够真正做到为“产融结合”保驾护航呢?出路只有一个——创新!
唯有做到创新,才能真正做到既参透资金管理的根本问题,又能在解决之道的研发上随需而动、量体裁衣。也唯有此,才能真正为企业解决资金管理中的种种问题。而这些,都是财务软件、ERP等所不能够比拟和替代的。
正是因为对资金管理领域的深刻理解与沉淀,解洪波才更加坚定九恒星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专注在资金管理领域,继续做深、做透。虽然,如今的九恒星已经在资金管理领域占有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但未来中国企业对资金精细管理的需求还将迅速增长,特别是在“产融结合”的大前提下,国家、企业都会对资金精细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就已对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管理系列软件进行了专项评测,并给予“AAA级通过”评级。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中国资金管理迈开了标准化的第一步。而这也再一次向公众展示了九恒星在“创新”上的决心。
如果说2010是中国资金管理的标准化之年,那么,2011则是中国真正迎来资金精细管理时代的一年。而在“产融结合”的大背景之下,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资金管理之路还任重而道远。但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从2011开始,中国的资金管理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景象,绽放它独有的专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