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邱鸿宾,2000年从哈工大毕业加入华为,在华为历经研发三年、营销三年和销售六年,三个岗位共计12年的经历,2012年离开华为创业,从事过多种行业,小有所成。从2015年开始,专注于如何将华为营销体系导入中小企业,以业绩增长为标的,战略陪跑和深度咨询。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分享学习《华为营销》的话题。
华为营销体系的适用范围
第一,华为营销是体系化的营销。
我经常讲,成熟的营销体系应该是“三个一”工程:打下一片市场,锻造一支队伍,建立一套机制。
- 如果一个企业的客户星星点点,无法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 如果一个企业只见能人,不见组织,只见数字,不见过程。
- 如果一个企业只有总监和业务员两个层级,而且全部都是基本工资加业绩提成的考核方式。
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华为营销》,改善这种状况。
第二,华为营销是规模化的营销。
企业发展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营销模式。《华为营销》更适合那些已经跨越0到1,已经活下来,但是希望活得更好,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
第三,华为营销是基于增长逻辑的营销。
这些年的创业体验和深入企业近距离观察,我深切地体会到,华为营销的逻辑原点是“高速增长”。
任正非先生曾经在一次高层会议上问各位高管:“你们总结一下,我们这些年还活得不错,主要靠什么?”
有高管回答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任总一拍桌子,直接打断,说到:“废话!我看就两个字,增长!”“增长!增长!增长!明年我们的销售额还要80%的增长,我们的人员还要扩充一倍......”
基于这种高速增长思维,市场先签单,产品再完善;队伍先满配置,然后再淘汰;职位先立后破,费用先放后收,等等。
所有的逻辑是基于以终为始,以高目标达成,然后倒推,这样来做整体规划,整盘棋才能活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画面:一群人,方向明确,有建制,有套路,始终保持旺盛斗志,不断攻城掠地,这才是一支铁军!
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才能做到营销体系化、规模化,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呢?
业绩倍增232战法
只要大家从方向、方法、秩序三个层面来努力,立竿见影。
方向层面
必须明确市场地图。
客户地图 + 产品地图 = 市场地图。
先说客户地图。
一个公司的行业或者客户基本可分成三类:基础行业,热点行业和高地行业。
基础行业确保流量,守住一片领地,守住生存线。热点行业不断开拓,建样板点,快速复制,获取高利润。高地行业需要长期战略投入。
企业的存在本身就是功利的,赚钱分钱然后再谈情怀。企业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质客户。
任总提到什么是优质客户?给我们钱多的就是优质客户,优质资源要向优质客户倾斜。
我曾经辅导一个从事机房监控的企业,做了近20年的机房监控,大家一起梳理并锁定了第一大行业,金融行业,把金融行业的中、农、工、建四大行从总部的两地三中心,到各省、地市、县,自上而下简单的穿透就实现了当年业绩的翻番。
再举一个例子。二维码扫描枪大家都很熟悉,这个设备市场,竞争极度白热化,但是当你把零售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并开辟出体育彩票、邮政物流等传统识别市场的改造空间,抓住这些政府采购的热点,把二维码扫描枪和后台的软件有机结合,获利超出你想象。这些都是我深入企业探索并成功实践的第一手经验。
如果你的企业的客户比较单一,也可以从场景化的角度来进行划分,把场景层次化。
总之,要将行业、客户、场景等分类,碗里的,锅里的,地里的,区别对待,差异化经营。
客户地图明确了,接下来就是产品地图。
产品方面必须有基础的产品包围山脚,与客户保持连接,然后基于此连接建立的信任,逐步发育,生长。
一个企业要生存,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标签式产品,做到“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成为武器库中的必备基础武器。
把公司这类成熟的产品销售最大化,最快化,这就是营销的基本面,是销售人员的赛马场。
同时必须有高端产品满足客户高端需求,高端产品开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端需求也有较强的迷惑性,很考功力和耐力。
现实操作中,任总的一句话值得大家细细体会。
“什么是客户需求?客户有需求,并且愿意为此需求买单,这才是真正的客户需求。”
这种“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思维模式可以用来指导产品的研发,做到理想和现实有节奏的匹配。
客户地图和产品地图的结合就是市场地图。
把价值产品部署到价值客户那里,从而形成价值市场。
从地域上看,国内的价值市场,一般都是“两江、两东、成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加上四川,这五个省几乎是IT行业的半壁江山。
方法层面
第一要做到有组织保障。
规模作战中,组织保障是第一位的。
营销就是打仗,营销的组织结构可以完全参考军队的建制。
营销组织内部一定要有两条线,“资源线和作战线”,如同“军兵种”和“战区”,“双线作战”。
资源线关注共享、支撑、赋能。规划市场。作战线关注冲锋、协同、机动。打下市场。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迫接受销售申请的低价?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对销售牛人的依赖?背后本质上都是组织的问题。
组织保障不仅仅是提升作战效率,有时候一点小小优化,会爆发很大的威力。
我记得在辅导机房监控企业的时候,在企业现有的销售、解决方案和交付铁三角之外,增加了“服务销售”部门,新增的服务销售部,对企业曾经服务过的四千家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与机房管理员签订服务小单。这个部门,陆续投入二十人,年底签订了1380多万的服务合同,直接带来近千万的净利润。
这就是组织的威力!
第二要把握营销节奏。
营销节奏很容易被忽略。大客户营销,签单基本集中在下半年,那么第一季度我们要重视老客户回访和品牌活动,第二季度就是样板点参观和规划引导,第三四季度开始项目运作和收单。
松土、播种、打理、收获。如果失去节奏感,就会打乱仗。第三季度凭空冒出的大项目,一般都不是你的菜。
市场有大节奏,项目还有小节奏,两个节奏交织在一起。一个销售总监和项目总监就应该是乐队指挥,一定要把握好节奏。
第三是要有套路打法。
凡事必须有套路,以集成项目投标为例,有各类评分标准,也就有对应的不同的报价方法,如果不规整套路,一个辛苦跟踪一年的项目就会因为投标价格功亏一篑。
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必须把套路打法形成课件。比如本行业本企业如何进行客户关系公关,如何进行解决方案营销,破局三板斧是什么,五步成交法是什么,不断优化迭代,在公司内部充分传播。
秩序层面
一支队伍,如果方向明确了,方法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维持秩序的事情了。
一定要有效管理。
有效的管理有很多工具和形式,比如销售例会、项目分析会、述职会议、个人业绩承诺书。每次的汇报必须按照公司的统一的模版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解剖市场,进而有效卡位、有效推进。
有效管理之后,就是考核激励了。
尽量不要采用低工资加业绩提成的方式进行考核。
首先,多大的销售额,配置多少薪酬总包,公司要有一个整体概念。比方说在IT行业,签单1000万,要付出20万的薪酬总包,含工资和奖金,那么2%就是一个基本的薪酬支付框架。
其次,20万的这个总包有多少用工资的形式固定发放,有多少是季度奖金,多少是年终奖金,多大比例进行关键事件的考核。
这就涉及到一个“固定和浮动比”的概念,比方说高层的整体收入中固定的占40%,浮动的占60%,也就是46开,中层是55开,一线员工是64开,这些都是成熟的薪酬规划方法。
考核激励要做到总体有预算,阶段有逻辑,差距拉开,赛马不相马。
以上只是对于个人的考核激励,对于一线销售组织,例如办事处,华为是从成长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方面来动态制衡的考核,用平衡积分法,让一线的销售组织从销售中心向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进行转变。
小结
华为营销是体系化的营销,目标是打下一片市场,锻造一支队伍,建立一套机制。
华为营销是规模化的营销,是帮助已经实现了0到1的企业,从1到10,从10到100。
华为营销的逻辑原点是增长,只有用增长的逻辑以终为始进行规划,整盘棋才能活起来。
在具体操作上,突破口就是从方向、方法和秩序三个层面来发力:
从方向上:明确市场地图,进行资源匹配。
从方法上:建立双线作战的组织,把控整体运作的大节奏和小节奏,固化套路打法。
从秩序上:有效管控和考核激励。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独特基因,但是方向、方法、秩序的营销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欢迎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