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款互联网移动产品,上线至今仅仅六年半时间,就成为了国内第二大的独角兽,而且融资历程一路顺风顺水:
2012年7月成立,天使轮数百万;
2012年9月上线,A轮融资300万美元;
2013年3月,腾讯B轮融资1500万美元;
2014年1月,C轮融资1亿美元;
............
从联手腾讯到合并快的、收购优步,先后历经20次融资,当年天使轮的70万,如今已回报数十亿。
滴滴的出现是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习惯的改变,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不过,平台型的商业模式往往会遇到一大难题——先有鸡(乘客)还是先有蛋(司机)。乘客自然来之不易,吃螃蟹的司机更是凤毛麟角。
这也是很多企业在初创期面临的困局:如何用融资的第一桶金去推广你的产品,寻找你的潜在客户?
在《市值之路》课程中,张华光老师为大家揭秘,滴滴在初创期的成功之道正是扫街打车、补贴推广,融入了线下地推的力量和手法。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做的,包括阿里、腾讯布局的“新零售”,都是借助了资本优势和线上流量优势,在线下圈地抢占资源。
在张华光老师看来,互联网的创业者应该深度地理解线下,手机APP只是让交流方式更加便捷的工具罢了。谁能率先打破“互联网迷信”,谁就有机会迎来线上到线下的融合,成为胜者。
“师傅,你有智能手机吗?”
创业之前,程维在阿里巴巴工作了八年,从销售负责人到产品运营经理。
从阿里出来后,对于创业项目,程维想过做家具电商,点评网站,企业培训,先后都自我否决了,最终回归衣食住行上,选择了“行”。
滴滴上线前国内网约车还未普及,出行领域仍然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乘客打不到车,司机载不到人,黑车又不安全。程维的目标就是填补这一空白,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像滴滴的口号: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
滴滴的初始创业资金仅为80万元(程维10万,王刚70万),这些对于异常烧钱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连做个像样的产品都远远不够。
技术是团队的软肋,当时只能找外包公司,因为签了一些出租车公司,产品急着上线,拿出的仅是漏洞百出的半成品——10次打车响6、7次。
创业半年后,公司账面上仅剩下一万块钱,幸好等到了金沙江创投A轮融资的300万美元——这也许是朱啸虎人生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北京有近200家出租车公司,7万辆车,10万名司机,第一家和滴滴合作的公司仅有200辆。产品介绍会上,台下20人有智能手机,大伙都面面相觑:这软件是不是骗人的?最后安装了8个客户端。
撬动了第一家,接着找第二家、第三家,过程又费力又慢。程维尝试找过政府部门合作,也没有什么成效。后来他终于醒悟,滴滴打车要做起来得跟司机谈,因为真正的受益者是司机,于是就有了庞大的地推团队。
滴滴最早选择的是火车站和飞机场的候车区,一般一个地点在一个时段保证3-4位员工,他们会将办公地点设在出租车离开的必经之路。
出租车流动量大的地方就可以经常看到七八个司机围着几个年轻人,旁边拉着横幅广告“滴滴省时省油更省力”。地推人员忙着给这些司机推广产品,安装软件,解决各类问题。
在车流缓慢的时候上前给司机们发传单,介绍产品,如果有兴趣,就让车停一边,帮忙安装APP。另外还去师傅经常加油或吃饭的地方定期介绍,安装成功现场发放油卡、电话卡。
滴滴在北京的站点总共有8处,出租车驶过去的时候,地推的小伙子就冲过去,敲着玻璃窗问:“师傅,你有智能手机吗?”有的就主动帮忙安装,没有就递上传单,买了手机后续联系。
安装软件还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在三到五分钟,时间过长司机会不耐烦,有时候还要补钱安抚情绪。有的司机没怎么用过智能手机,工作人员就按照流程手把手教会他们。
地推的方法看似很慢很辛苦,但是对于司机这个群体,点对点的口碑传播确实是早期最有效的办法。这些人如果装了软件得到了好处,就很愿意把信息分享出去,带来更多的用户。
另外,滴滴还提供后续的服务,滴滴的办公室每周都有大量司机前来咨询,或是反馈问题,不少都是抱怨没有订单,没有乘客。
有的开着软件,跑了一晚上流量,第二天就来算账。滴滴打车的前期,遇到这种问题都是选择赔钱,后来干脆给司机一周5元的流量补助。
除了流量高,还有耗电多,听不到声音,定位不准,经常死机.......根据这群测试用户的反馈,技术人员改了十几个版本,之后订单渐渐多起来了,两个月后,终于超过100个司机同时在线。
北京之后就是上海,程维带着几个人到上海打了两周的仗,几乎没有睡觉,白天执行晚上修改方案。凭借老板的执着以及员工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北京3个月的司机端安装量上海仅花了40天。
就这样,滴滴依靠地推积攒了第一批种子用户。至于乘客,网约车整个行业都在烧钱补贴市场抢占用户。那时打车几乎不要钱,甚至倒贴钱给用户,滴滴正是烧得最厉害的那一个。
孟子有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只有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才能做更重要的事。
当年的滴滴没有把资金、精力集中投入在研发产品上,比如界面优化、功能丰富,而是通过线下地推、烧钱补贴尽可能快地抢占市场份额。
因为滴滴非常清楚,只有保持用户的高速增长,才能够持续融资,保证现金流不断,才能在网约车大战中生存下来。
这种为了实现最根本目标,能够舍弃或牺牲的行为,就叫滴滴式的“战略性放弃”,也是资本时代高效能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公司怎么玩地推?
除了滴滴,很多互联网巨头,甚至包括马云的淘宝都是靠“中共铁军”地推起家的。APP线上推广固然重要,地推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尤其在当下地推不仅成本更低,适合绝大多数公司执行,而且能带来更精准的用户。
线上用户获取非一日之功,线下基础设施打造,更需要日积月累的系统建设支撑。那么,互联网公司应该怎么玩地推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方案:
线下地推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阶段:策划准备阶段、种子用户阶段、活动促销阶段和烧钱圈地阶段。
策划准备阶段。在地推前要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从公司的角度思考:地推的目的是什么,能得到哪些人的关注,能获得多少注册下载量,以及地推投入的时间和成本等。
从用户的角度思考:提供的奖励是否足够吸引关注,下载后能否自发性地分享给他人,下载后是否会卸载,怎样留住用户,有没有二次营销等。
种子用户阶段。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资金一般有限,因此第一批种子用户定位要足够精准,才能通过后期的运营成为核心用户。
种子用户的获取成本可以昂贵一些,一方面可以让用户接受你产品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用户大能获得更多的反馈,从而快速优化你的产品。
活动促销阶段。在经历了融资以后,就可以依靠活动来吸引用户,根据活动主题来做事件营销,也可以针对某个地点进行地推,控制好成本。
比如某个节日,通过地推活动去创造话题,放大影响力来吸引用户主动关注,最后从中筛选出精准用户。活动地推不单是为接触用户,而应是品牌传播为主,拉新为辅。
烧钱圈地阶段。拿到了足够的钱以后就要和竞争对手拼市场份额。这时候根据前面的经验进行优化,迅速将模式复制到全市-全省-全国。滴滴就是在北京成功后进军上广深,直到全国各省市。
很多O2O公司都是通过大力烧钱做地推,以补贴的形式抢用户:打车给优惠券,家政服务有补贴......疯狂补贴催生了很多快速成长的O2O公司,谁融资多,谁敢烧钱,谁就有市场地位。
地推的1.0版本就是通过奖品刺激用户转化,简单粗暴,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效果已经忽略不计。受众可能只是冲着奖励来的,转身就删掉了,留存率很低,很难转化成真实用户。
地推的2.0版本则是“定制化地推”,发掘产品利益点和用户需求点的交集,让特定的用户了解对应产品,消除地推可能产生的负面或不相关的感觉,真正实现从需求方到被需求方的转变。
最后给总结四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潜在用户比目标用户更重要;
2、用户需求比产品功能更重要;
3、用户不了解产品就等于白费;
4、7次记忆法,频率越高效果越好;
地推不是万能钥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线上传播的支持,只有真正懂用户的才能赢得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