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社会化营销是什么 这个三角形从上往下是兼容的,先从底层开始讲起。MINI是社会化传播做得非常好的汽车品牌,它更多的是给用户酝酿一种情绪,带你去找寻杭州哪儿好吃、上海哪儿好睡等有意思的内容,跟产品结构属性没有太大关系。第二个层级叫社会化营销,小米是社会化营销的中国代表品牌。然后是社会化产品。通过在营销上获得的数据、口碑去改变产品,产品本身又会为了在社会化媒体上能够制造传播的声量,去制造一些话题点或者叫槽点。小米有一款路由器,需要自己组装才能用,这个过程就充满了猎奇心理,用户做好了就会去社交媒体“晒”。
问题二:高大上的品牌如何接地气 怎样是叫接地气地说话呢?按罗振宇的话是有种、有趣、有料,而对于品牌,我们加上了“有爱”。
Bilibili(B站)号称中国第一大视频网站,要注册成为它的正式用户,需要先答100道题。Bilibili针对90后、00后为主的用户群,特别清楚知道如何挑战他们的心智。如果放弃答题,那就不是目标用户。立顿与B站合作了一个下午茶大赛,有一些跟立顿品牌体现有关的内容。一等奖机票后写上了“建议同游”,这是B站给的建议,因为同游就会让人产生联想,产生联想就有吐槽,有吐槽就有话题性,传播就广了。再比如第五名的奖品是丝袜30双,B站说,立顿做丝袜奶茶,奖品当然应该用丝袜了。最后效果让客户非常满意,觉得生成了很多高质量内容。这就是用用户喜欢的话语跟他们沟通。
问题三:KPI怎么定 KPI没有错。那些洋品牌中,即便是一个VP级别的分管营销的人,也必须用KPI对老板交代。销售和营销是向左走跟向右走的关系。怎么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模式,既帮品牌做到了很好的曝光、提及和互动,又能够带动销售?目前还没有。然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谈销售没有意义,不谈品牌没有未来。
问题四:微博还有价值吗 微博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惨,目前还没有谁可以取代微博作为聆听和公开的对话平台。微信很活跃,但信息是被过滤的。而微博是一个所有信息都在上面的平台,可以把微博当作搜索引擎来用,比如一些特色小店,搜出来的都是网友的真实评价,甚至比大众点评更有公信力。微博是广种薄收,而微信(特别是品牌官方的微信号)更多的是要做到精耕细作。
品牌社会化策略中的聆听和发声路径,与品牌的总体策略是匹配的。你要去尝试,要跟你的最终消费者沟通他们要什么,然后反过来决定产品怎么做,品牌策略绝不是闭门造车。
问题五:应该吸引怎样的粉丝 很多人用钱来买粉丝,也有人说先建个公众号吸引粉丝,给他们推送内容,再让他们购买产品,反过来为我说话。这些逻辑都是错的。一定是对产品感兴趣、买了产品、用过觉得产品好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粉丝。粉丝是有门槛的,逐步可以变成朋友,甚至成为伙伴,一起维护品牌。粉丝既是意见领袖,又是行业专家。他跟品牌有共有思维,为品牌说话;有产品思维,很多很好的产品建议是粉丝给的;同样,好粉丝是很好的内容产生源。
知乎、百度知道其实也是非常好的社交媒体平台。如果你能在这些平台上把自己变成专家,对于品牌跟产品的推广会很有帮助。另外,潜藏的粉丝可能就是一个行业专家,把他挖掘出来,让他在更专业的地方帮你发声,会更有权威性。
问题六:KOL有价值吗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KOL(关键意见领袖),但要符合3C(Content、Channel、Context即内容、渠道、使用场景)的使用原则。有时候KOL本身没问题,只是3C的搭配出了问题。比如知乎平台,就是一个KOL的使用场景。品牌有没有想到在知乎这样的地方,通过某些意见领袖传达信息,甚至培养自己在知乎上的KOL?
问题七:自营还是外包 把日常的内容、频率很高的事情放在外包团队手里,这是不靠谱的。但也有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没有编制、招不了人,只能找外包。孩之宝是我们的客户,从2008年与我们一直合作到现在,这是因为变形金刚这个产品体系特别复杂,有适合 成 人的、适合小孩儿的、适合专业级玩家的等等。中国的孩之宝每年下订单都要参考我们公司的建议,如果中介服务到这么深度,也挺难去中介化的。
问题八:社会化营销手法可以复制吗 至少创意策略是可以拷贝的,比如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找大的媒体合作平台,以视频为主导去创意内容,等等。但内容本身是不能够被拷贝的,选择怎样的渠道,也要因地制宜。
问题九:出现危机怎么办 社交媒体平台对危机一直是防不胜防。出现危机怎么办?首先,不能把故事变成事故。其次必须做到讲清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还原事件的本质,是处理负面事件比较好的一个方法。
问题十:什么是好的社会化营销 有一个茶品牌叫乡土乡亲,给每种茶起名,再做定制款,让你自己有专属感。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其实应该是一个X,它有无限可能性;但同时又是一个HUB,可以产生万能的可能性。首先要有故事,其次跟别的品牌(产品)要有差异化和个性。最后,要学会借别的品牌或品类的力。在共享经济时代,跨界要跨得狠一点。不要跟自己离太近,完全不相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