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各地客户资源和 销售 网络久已成熟,不再需要借助医药展会补充销售和获取信息,已多年不进医药展会会场。最近帮外商询盘,参观了全军器械耗材展。走马观花看下来,给各路参展厂商提出一些实用建议,可以大大提高销售命中率。
 
    一.展板内容设计简洁、大气、突出核心卖点,核心展板与参观人群最集中的方向视角相对。展示最关键的是发布和传递信息,让流动的人群在第一时间内快速了解核心产品的核心价值成立点,或云山雾绕,或置于死角,或扯块塑料布拉个大标语,有形象,没要素或者干脆没形象,没好感都会直接损失关注。参展形象和实用效果都很重要,学会做发布,抓住视线聚焦的黄金一分钟,用最简单的方式一目了然地传递信息是提高参展命中率的第一步。
 
    二.资料准备要充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资料是企业的产品名片。有的企业只带了二三百份资料,半天就已招架不住。如果觉得每次发放全套资料太浪费,也可以只做清晰直观的产品目录,把产品优势介绍清楚。否则名片海量,类似的产品也都有,信息很容易湮没掉。
 
    三.产品优势介绍简明扼要。器械耗材领域门槛低,雷同企业、雷同产品都不少,自己的优势究竟在哪里需要一两句话说清楚,否则你有,我有,大家有,客户为什么非要选择说服不了自己。把关键的一分钟交流时间抓住,既可以快速吸引客户,也可以很快了解清楚客户的层次和需求。有的企业销售人员口若悬河,让人感觉到只有口才,没有真材料。有的企业人员则又太实在,明确告诉对方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和大家都一样。没有特点、卖点和优势的产品往往不会让人心动,做了也会很累和食之无味。
 
    四.可以不准确报价,但必须让客户知道自己的利益点和收益轮廓。展会上有客户,也有很多是参展同行,甚至是竞品。不随意报价在一定程度上看似可以保护价格,但实际意义并不大。想了解的从其他渠道早了解个底掉。对有诚意合作的客户打死也不报价,客户直接感觉到厂家没诚心,太冷淡,对合作者拒之门外。换位思考,把每个客户当成间谍防范,客户也会对企业敬而远之,送上门的业务都谢绝,客户也不会作贱自己。是否报价,如何报价取决于对客户的了解和判断。当然,已有销售分布的需要坚决不报价。
 
    五.企业自身对销售操作模式、赢利模式、价格体系设计要内行,一些新企业有技术实力,但缺乏 营销 和经营经验,缺乏资源和网络。有的简单把销售变成圈地、卖地,有的则变成了免费赠送海景房。不少企业对自身产品销售各环节流程、模式都不清楚,凭三寸不烂之舌在答对和编绘,但内行人一听就对不上。直接影响了产品和企业的可信度。有的单纯拼价格,赛便宜,随随便便对医院报底价。有的设备价格体系和产品设计上存在缺陷,设备小到可以忽略,按设备卖没什么吸引力,又没有耗材和衍生项目,这样的产品缺少采购价值和连续价值。而良性的模式设计应该让企业、客户、医院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这样才会合理而且长久。产品首先要能为客户和终端带来收益,才会最终为企业带来收益。
 
    六.学会包装、宣传和推广。展会只是一种信息发布和面对面交流的形式。系统的包装、宣传和推广方式更为重要。用更现代高效的方式让更多、更适合的人群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产品及其优势和特色,可以大大提高营销效率。学会用传播和推广的方式,掌握得好可以让自己更快成气候。
 
    七.有资源学会用好资源,没有资源学会借力合作。市场上不缺产品,缺的是适合自己的好产品;市场上也同样不缺乏客户,缺的是具备相应资源和实力,能尽心尽力将自己产品操作起来的好客户。新企业往往强的是技术,营销和经营还很薄弱,需要借力使力,与优势的销售资源和网络嫁接是一种最快速有效的实现方式。借助对方的营销经验与资源共同增值,共同发展。不仅提高营销和经营的效率和效益,更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按系统营销和现代经营的方式,共同做大和分享,实现更满意的回报。
 
    八.另僻蹊径,超越传统。一些智能医学设备让我们耳目一新,云技术,蓝牙,无线,远程。。。。。。同样我们的营销模式也要能跟上发展的要求。一些小型医疗设备如PM2.5空气净化器,制氧机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使用,面对家庭的市售和礼品市场的开发都不可小窥。上游企业不仅仅只是供货商,更要为下游客户提供营销方法和思路,共同捕捉市场机会,创造销量增长。
 
    九.做好技术和营销经营保护壁垒,有效树立优势。器械耗材仿制很快,如果没有排他性的保护措施,很快就会子孙满堂,泛滥成灾。要么立足潮头,不断推陈出新,控制核心技术,让对手在后面撵不上,要么用营销和经营实力甩开对手。如果双管齐下,更会出类拔萃。
 
    十.如果没有其他,一定要有服务和诚信。开门纳客,礼遇客户,分享共赢才会实现良性循环和发展。好信誉,好服务,即使起点低一些,也会以质朴打动人心。
 
    营销需要恰如其分,精准、规范和奏效。清晰而训练有素的表现将大大提高展会效果和命中率。知道谁是我们的优质客户,谁能帮助我们更快实现销售,将有效改变我们的营销效率和结果。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